核心提示
"23歲,大學本科,計算機專業,愛健身、性豪爽。喜交際,人際廣。積極進取,上進心強。踏實肯干,意志堅強。望得一機會,讓我展現自己。"最近,太原理工大學大四學生小劉每天睡覺前,都要花5分鐘的時間瀏覽自己的微博,看看有沒有單位在他發的求職信息上進行回復,也順便瀏覽其他單位的招聘信息。近來,隨著微博在網民中的廣泛使用,不少大學生開始利用網絡拓寬和創新求職方式,微博、網上招聘逐漸成為一種求職新方式。
1 學生很熱衷
據了解,"微簡歷"是在微博上興起的一種簡歷,求職者要在140字以內展示自己。許多招聘公司在微博上發布招聘崗位和要求,求職者按要求發布微博,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和專長。
"通過微博獲取求職信息感覺很方便啊,也很有針對性,可以根據我的專業和興趣來決定關注對象,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小劉說。
小劉現在已是微博專家,在微博求職興起的時候,他就成為了這支隊伍中的一員,"應屆生求職網"、"職信"、"職來職往",這些求職微群都在他的關注之列。
記者采訪了解到,和小劉有相同舉動的畢業生不在少數,在穿梭于各種招聘會之余,很多熱衷于"織圍脖"的學生也成了很多企業微博的粉絲。還有很多應屆生直接把自己的求職信息公布在微博上。
"多了一種求職方式,使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小王說,關注企業微博,一方面可以搜集招聘信息,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公司新聞、企業文化,對成功應聘很有幫助。而自己的微博則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也是一種推銷。
2 企業也青睞
昨日,記者登錄新浪微博,在搜索欄中輸入"微博招聘"一詞,相關微博有200萬多條,并且針對招聘應聘微博還推出了專門的微博求職應用,添加此應用后可以免費發布招聘信息、查詢招聘信息,或通過微博信息進行應聘聯系。
除了通過公司官方微博發布招聘信息之外,一些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還會通過個人微博發布招聘信息,更有一些企業直接開通了招聘專用微博,例如"海航集團校園招聘"、"盛大網絡校園招聘"等等。
此外,人才招聘公司也大舉入駐微博,在網羅各種招聘信息的同時,還提供了許多求職建議和職業測評。記者看到,"智聯招聘"的粉絲數已超過17萬人,"中華英才網"的粉絲數也超過5萬人,"應屆生求職網"粉絲數超過11萬人。
據了解,微博受企業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零成本"。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公司規模不大,招聘人數不多,參加招聘會成本高,借助微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3 信任是關鍵
記者了解到,與傳統招聘模式相比,微博求職仍舊存在著一些不安全因素。微博雖有"認證"一說,但并不嚴格,無法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昨日,在太原人才大市場,正在招聘會上找工作的劉彤對記者說:"我還是覺得微博招聘不太靠譜,畢竟對方說的你無法證實,也沒有權威機構幫你確認。"
"微博招聘對于求職者和招聘公司來說,都存在一個誠信問題。"在我市長期從事招聘工作的鄧先生表示,在微博上,對于應聘者來說,你只要把自己所謂的硬件標準,比如說學校、學歷、實踐標準、實踐經驗這些指標寫出來就行。不過,這些文字究竟有多大的"水分",對應聘者是一個考驗。同時,很多企業的官方微博也應從為應聘者負責的角度出發,發布招聘信息。目前就有一些企業出于公關宣傳的目的,在微博大量發布招聘信息,引起求職者質疑。這些"不信任"因素,也給仍處于"試驗期"的微博招聘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來源:太原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