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數據顯示:晉源區最高 ●現有9個國控監測點,新增4個市控監測點
2月19日,太原市六城區空氣質量首次以日報形式發布于太原市環保局和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網站,對各城區空氣質量分別考核,這在我省尚屬首次。
今年1月是太原市執行新空氣質量標準的第一個月。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首批執行新空氣質量標準74個城市1月份空氣質量情況,太原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第33位,但市區空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1月份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僅6天,污染天氣25天。在監測的6項污染物中,PM2.5、PM10和SO2為主要超標項目,全月有28天首要污染物為PM2.5,其日均值超標率達80.6%,最高日平均值超國家日均濃度二級標準2.89倍。
為加快省城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充分發揮各城區政府在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太原市委、市政府要求太原市對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日報進行公布。
據了解,太原市現建有9個國控環境空氣監測點,分布于4個城區。其中尖草坪區3個監測點,分別是上蘭、南寨和尖草坪點;杏花嶺區2個監測點,分別是桃園和澗河點;晉源區2個監測點,分別是金勝和晉源點;小店區2個監測點,分別是塢城和小店點。為滿足分區考核評價空氣質量的要求,在原有9個國控點的基礎上,太原又建成4個市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點,其中,迎澤區2個監測點,分別是菜園和郝莊點;萬柏林區2個監測點,分別是西山和長風西點。
市控監測點位是根據國家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位設置的相關技術規定進行布設的,其監測項目和選配的儀器與國控點基本一致。開展的監測項目為國家新空氣質量標準要求的 PM2.5、PM10、SO2、NO2、CO和O3等6項,24小時連續監測。監測系統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統一運行管理。國控環境空氣監測點實行時時發布,市控環境空氣監測點實行日報制。
19日發布的18日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數據顯示,六城區污染級別均為二級;空氣質量均為良;空氣質量指數由低到高為:尖草坪區63、杏花嶺區63、萬柏林區67、迎澤區81、小店區82、晉源區85,可以看出南部污染明顯超過北部。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南部城中村土小鍋爐較多,加之冬季西北風等因素所致;首要顆粒物除小店區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外,其余5個城區粒徑均為小于等于10微米,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小店區首要污染物為PM2.5,主要是汽車尾氣、揚塵污染與鍋爐灰塵疊加所致。
編后
誰影響了太原的空氣質量?哪個城區拖了太原的后退?單從所發布的市區空氣質量日報是無法知曉的。為此,太原市一方面加大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的投入,一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的規定,決定開展城區空氣質量考核。
太原市在全省率先發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日報,此舉利于各城區政府在環境污染防治中發揮主導作用。凡事怕就怕稀里糊涂,凡事怕就怕大鍋飯,我們從太原市對環境空氣質量的細化分解中看到了希望。因為只有細化目標,才能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才能收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記者曹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