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近日通報了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的階段性工作,承認深圳房地產開發商存在變相“捂盤惜售”等情況,并表示將通過立法形式加強對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特別是對該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規范。
通報披露,此次檢查工作通過對全市范圍的房地產在售項目、房地產中介以及評估機構采取地毯式檢查,并結合企業自查、市民群眾的投訴及舉報,全面完成對全市153個在售樓盤、128家經紀機構及483個分支機構的檢查工作。截至目前,規劃國土委已發出整改通知書107份,其中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41份,房地產中介機構66份。
通報認為,從此次專項整治工作來看,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總體是健康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企業違規情況主要表現為:一是未按要求在售樓現場公示樓盤相關審批及證明文件、未按規定網上錄入認購書數據、經紀從業人員未取得經紀人執業資格、不按規定使用網絡版合同文本、未明示傭金收費標準、居間服務合同不規范等。
在企業的違規行為中,規劃國土委重點指出了目前深圳開發商存在變相“捂盤惜售”情況,例如部分項目存在公示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再通過分批打折的手段,造成事實分期銷售等。
另據了解,目前,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若干規定》已上報市法制辦審議,待市政府審議通過后即可頒布實施。此外,深圳還將逐步建立一整套長期有效的市場監管方式和方法。針對“捂盤惜售”等樓市亂象,主管部門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房地產信息披露制度,通過細化當前可售樓盤和住房的信息,及時披露可售樓盤的具體位置、可售住房的總套數、已售套數和剩余套數等信息,提前發布近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將要供應的樓盤信息。同時,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樓盤銷售現場公示樓盤銷售情況,而中介機構發布房源信息也必須附帶經驗證的房源驗證編碼。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武欣中)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