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日(23日),深圳市衛生與人口計生委通報,去年全市有逾兩成醫療機構涉及違法違規。而因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被記分超過15分的18家的醫療機構昨日也被曝光。深圳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比較,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情況有所好轉。
據介紹,去年進行的監督檢查涉及全市2611家醫療機構,實現了全市醫療機構的全覆蓋,而且年度監督頻率不少于兩次。檢查結果顯示,共有588家醫療機構因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被記分,占全市醫療機構總數的22.5%,記分總分2729分。同時,衛生部門對去年民營醫院的行政處罰情況也進行了通報,去年深圳和平醫院等23家違法違規醫療機構被予以行政處罰。
違法違規現象多在關外
記分是為醫療機構是否能通過年度考核提供重要依據。從2007年底開始,深圳正式實施《深圳市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對非法行醫、雇用醫托、患者投訴不處理等醫療機構近40種不良執業行為進行記分管理。若一年內積滿20分,醫療機構的資質將暫緩校驗,而由于扣分太多,也有門診部已被吊銷執業許可證的先例。
在2009年的檢查中,深圳共計有56家年度記分10分以上,占記分機構的9.52%,并且其中18家醫療機構年度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累計超過15分。而昨日,深圳衛生與人口計生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對這18家醫療機構名單予以了曝光,并已對其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從區域來看,關外醫療機構的違法違規現象相較而言比較突出,在被計分的588所醫療機構中,龍崗、寶安兩區就占了410所,其中計分10分以上的56家也主要集中在龍崗、寶安。
不規范使用醫護人員排首位
醫療機構的違法違規操作直接威脅到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去年的監督檢查表明,最多的違法違規行為集中體現在不規范使用醫護人員和超范圍經營上,分別占到總計分的23.53%和11.84%。
記者了解到,不規范使用醫護人員主要指醫療機構使用取得相應資格但未經注冊的醫師或者護士獨立從事了診療活動或使用非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從被曝光的18家醫療機構計分情況來看,其中有17家都存在這種情況。而超范圍經營有的涉及母嬰保健、助產手術等,這給婦女兒童的群體健康帶來較大醫療風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現象主要集中在診所和門診部,這與其職業人員流動性大、規模較小科目所限有關。
今年將建設電視醫療廣告監控系統
民營醫院的規范執業也是衛生部門監管的主要對象。據介紹,民營醫院被記分的不良執業行為還主要表現在違規發布醫療廣告上。不過,由于深圳市衛生監督部門去年采取了機構法人約談、簽署承諾書等措施,該行為較2008年相比較有所減少。深圳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涉及民營醫院的行政處罰案件數共45宗,其中警告27宗,罰款14宗,罰款金額共121000元,深圳衛生與人口計生委對違法違規較為嚴重、造成不良影響較大的23家違法違規醫療機構進行了警告、罰款和停業整頓等行政處罰。
針對去年的監督檢查結果,深圳衛生與人口計生委表示,將繼續根據不良職業行為計分和行政處罰情況,來開展醫療機構校驗和醫療質量評估,以加強監管。同時,深圳衛生監督所也將于今年啟動建設廣播電視媒體醫療廣告自動監控系統,加強違規醫療廣告查處力度,以引導民營醫療機構良性競爭、健康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向雨航 何文倩)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