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長征醫院二樓門診窗口交完藥費的張靜一頭霧水。“不是說醫保門檻費降了嗎?怎么還是800元啊?”張靜不是第一個有這樣疑問的患者,門診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從新年的第一天就在給一些醫保患者解釋這樣的問題。與此同時,市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12333每天咨詢解答此類問題也占到整個咨詢服務電話量的一半以上。
記者了解到,這個誤會起因是日前市人力社保局發布了“調整城居醫保的門檻費”的消息,很多市民只是知道調整門檻費,由800元下調至600元,但沒有留意是針對“城鄉居民醫保患者”。
據了解,很多市民都知道在職的人員和退休的人員參加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但還有很多沒有勞保的老年人,暫時未就業或實現了靈活就業的人員未能參加天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這類人員目前都可以自愿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市人社局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天津市實施了全民醫保,實現了由職工到居民、由城鎮到農村的全覆蓋。但是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是兩種醫保制度,從籌資標準、繳費來源、參保方式、門急診報銷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多方面都有區別。天津是全國率先建立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城市之一。2010年,天津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到達486萬人,城鄉居民基金收入達到8.83億元。截至2010年年底,城鄉居民基金金支出7億多元,149.42萬人次享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