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市區各游泳場館內人頭攢動。游泳池內水質是否達標?多久換一次水?游泳池的衛生狀況如何監督?這些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昨日,天津市衛生監督所、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全市范圍內所有對外開放營業的夏季游泳場所展開專項衛生執法檢查,覆蓋率達100%,不合格的游泳場所被要求整改,對于那些不改正的單位,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現場直擊
自檢余氯值每天要公示
昨日上午9點45分,記者跟隨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位于河東區六緯路上的三源文化體育中心,對其中的游泳館進行衛生抽查。走進大廳,記者并未看到游泳館的衛生許可證,在衛生監督人員的要求下,該游泳館的經營者拿出衛生許可證,并表示將按要求懸掛在醒目位置。
走進游泳館,衛生監督人員對浸腳池和淋浴進行了檢查,然后取出容器對游泳池內的水進行采樣,并貼上標號,這些采樣將被帶回實驗室,用來檢測游泳池中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尿素、渾濁度等指標是否合格。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人員在現場用余氯值檢測設備對游泳池水的余氯、浸腳池水余氯做了快速檢測,得出該游泳池水的余氯值為0.35mg/l,屬于正常范圍,而浸腳池余氯值則偏高。
“游泳池使用的主要是含氯消毒劑,當余氯值過低時則表明池水中的余氯不足,不能達到消毒目的,余氯值過高則表明消毒劑太多。浸腳池的余氯值應該在5-10mg/l,游泳池余氯值應該在0.3-0.5mg/l,當游泳池內的余氯過高時,則會對人的眼睛、鼻腔等黏膜器官造成刺激。”工作人員說。經過分析,該游泳館內浸腳池余氯值偏高的原因是,經營者每日自行檢測余氯的手法不專業,使得自檢結果與專業檢測結果出現了偏差。按照規定,游泳場館的經營者要接受余氯值檢測培訓,并向游泳者公示每天自檢的余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