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是大眾熱衷的一項消暑健身運動,然而,游泳場所也是多種疾病滋生、傳播的場所,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徐潛提醒游泳者,應選擇正規管理、定期消毒的游泳館,并關注自身健康管理,以防“泳病”上身。
由于一些游泳館自身消毒制度不夠完善,對前來游泳者的健康檢查不規范,因而為一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埋下了隱患。
眼部傳染病
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的紅眼病,在每年6月份至8月份的感染率是1月份的兩倍,而且發病者以經常游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沒有經過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傳播的重要途徑。紅眼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為媒介。此外,沙眼衣原體也可通過游泳池水傳染,使健康人患上沙眼。
當眼部有癢感、異物感或灼熱感,特別怕光,結膜充血,有膿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時,應當馬上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眼藥;同時自覺地和他人保持距離,不要去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傳染了他人又加重病情。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應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時不要用手揉眼睛。
皮膚傳染病
在游泳時應注意預防皮膚病,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膿包瘡,潰爛后便結成蜜黃色的漿痂,一經接觸即會傳染;而皮膚淺層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癬、腳氣、灰指甲等,通過拖鞋、毛巾也極易傳染;游泳池中如有傳染性最強的淋病患者,則健康人便可能會因此而患上前尿道尿路感染;此外,疥瘡、傳染性軟疣,在浴池里及桑拿按摩時也易傳染。
因此,游泳者在游泳之前應自備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完后及時沐浴,并用一些含碘的洗液稀釋后擦拭皮膚,然后沖洗掉。
婦科疾病
除了泳池,洗澡間也可能是一個污染源。幾乎每個游泳過的人都會在里面沖澡,因為衛生條件與設備并不完善,毛巾等洗浴用品常常胡亂搭在欄桿、水龍頭上。這樣很容易傳染疾病,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人更是如此。同時也帶來了傳染婦科病的隱患,不潔的紙巾、洗浴用品、潔具等都可能傳染婦科疾病。
臟水入耳易引發炎癥
游泳時耳朵很容易進水,原來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臟水停留在耳內會使耳屎軟化,使耳朵堵塞、流膿等,引發外耳道和中耳炎癥,如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嚴重的還會引起鼓膜穿孔等。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游泳后應將耳內的水排出來。另外,游泳時嗆水千萬不要使勁擤鼻子,否則咽鼓管擴張,臟東西就會隨著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炎癥。
消化道傳染病
一些屬于“病從口入”的消化道傳染病也是不規范的泳池的一個健康隱患,人們在游泳時難免會嗆水,菌痢、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肝炎等病菌隨著水一起進入人體口腔和胃部,就有患病的危險。
牢記游泳衛生
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游泳館。要注意觀察游泳場館衛生狀況,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體檢是否嚴格、墻上是否有告示標識,用肉眼觀察水質是否有雜質及漂浮物,以免身體受到侵害。
自備游泳用品。自帶衣物儲存袋和泳衣、泳帽、泳巾、拖鞋及洗浴用品,最好不要多人合用或交換使用。公共游泳池的更衣室通常都比較簡單,凳子、馬桶、儲物柜都是共用的,難免沾上細菌。所以在換衣服的時候,盡量不要讓皮膚直接接觸凳子,換下來的衣服也要用干凈的袋子裝好,特別是內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裝好。盡量不使用共用的拖鞋、浴帽、毛巾、救生圈等物品,最好是自帶上述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自覺維護游泳場館的衛生。去公共游泳場館游泳時,游泳者也要自覺進行體檢,如患有肝炎、心臟病、皮膚癬疹(包括腳癬)、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應進入公共游泳池。
避免接觸傳染源。接觸要謹慎,不與有眼疾的人一起游泳,游泳時應佩戴泳鏡。游泳時最好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以防止耳朵進水發炎。如果耳朵進水,不要用火柴或其他銳利的東西掏耳朵,以免因刺傷外耳道或鼓膜而引起感染。盡量少觸摸水龍頭及門把手,用手接觸過公用設施后要用肥皂清洗。不要到別人剛剛躺過或坐過、尚未干燥的椅子上休息。不要坐池邊的地面,人們經常光腳踩來踩去,腳上的霉菌也因此沾在地上,隨意坐在上面很容易引起霉菌感染。
游泳前后都應淋浴。游泳前要淋浴一下,沖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并經浸腳消毒池進入泳池,進入泳池前要適當活動。不要在泳池中吐痰或大小便。游泳時間一般不要超過兩小時,游泳之后要及時淋浴,因為游泳池的水中含氯比較高,對頭發、皮膚有一定的腐蝕性,泳后一定要立即洗澡,把身上的氯和粘附的細菌洗掉,保持身體的清潔。有條件的可點眼藥水,以預防傳染性皮膚病和眼病的發生;
泳具存放要妥善。回家后將泳具晾干后單獨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特別提醒
不適宜游泳的人群
游泳并非對每個人都適合,患有某些疾病不宜游泳的人如果勉強下水游泳,對他人、對自己都會帶來不利。
▲患沙眼、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者,治愈前禁止游泳。
▲患某些傳染性疾病的人,比如患肝炎、傳染性皮膚病、足癬、肺結核和痢疾、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在徹底治愈并經復查之后,方可下水游泳。
▲有嚴重高血壓的人、冠心病者、醉酒的人以及精神病人不要進入泳池。
▲患有腎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等病的人,身體抵抗力弱,而游泳活動量比較大,又是在冷水環境中進行,容易使病情加重。
▲皮膚有破損的人最好不要游泳,容易感染疾病。
▲剛大運動量、飲過量水的人不宜馬上下水游泳,因大量水分稀釋了胃酸,降低了抵抗病菌的能力,所以應休息一段時間再下水。
▲女性游泳要避開經期,最好在經期3天之后再游泳。因為女性的生理結構很容易受到細菌的侵入,應避免細菌通過池水傳播,出現交叉感染。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