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社區居民在觀看畫作。(記者岳月偉攝)
18日,天津市陳塘莊美術館在河西區華山里社區舉行了一場流失在海外的中國歷代字畫復制品展覽,展出了包括收藏在美國等地的圓明園四十景圖和99幅京劇臉譜在內的兩百多幅作品,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觀看難得一見的真跡復制品。
新華網天津頻道5月19日電(翟永冠) 天津市河西區華山里社區,一個“流失海外的中國歷代字畫復印本”展正在進行。社區居民陳國興老人約了幾個鄰居,吃過午飯就興沖沖地來到了社區活動室。陳大爺說:“聽說是流失在海外的大畫家石濤等人的畫作復印本,說什么我都得來看看。”
18日下午,記者來到河西區陳塘莊街華山里社區,三十多平方米的活動室已被書畫和看畫的人擠得滿滿的。
兩百多幅我國流失海外的歷代字畫珍品復制本,包括圓明園四十景圖、金農花卉圖冊等在國內很難見到的畫作,分布在房間四周和中間展臺。看畫展的人,有陳大爺這樣的老人,也有二十幾歲的“小年輕”。在一組“團扇”畫展前,甚至有兩位老人為哪一副畫作水平更高而爭論不休。
“能看到這樣的展覽,真是不虛此行。”社區居民賈洪俊說,“欣賞古代的字畫珍品,咱也享受一下高雅的文化。”
這次畫展,是天津市美迪亞影像材料公司創辦的天津陳塘莊美術科技館送畫作進社區活動的一部分。天津市陳塘莊美術科技館組織的“流動美術館”,拿出流失海外的我國歷代字畫復印本等“鎮館之寶”,送到社區居民家門口。
“參與展出的總共有646件作品,這次我們只展出了242件作品。余下的我們會在其他社區的巡回展覽中陸續展出。”一位陳塘莊美術科技館的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陳塘莊美術科技館近年來致力于流失海外的中國名畫復制工藝。利用感光藝術紙、油墨技術和獨有的高仿真復制技術,目前館藏復制的流失海外名家書畫已經多達三千幅。
“我們館藏的大部分作品在國內一般是看不到的。”天津市美迪亞影像材料公司負責人張春生說,“我們以‘流動美術館’的形式把畫展開到社區,就是為了讓群眾能夠近距離觀看流失海外的歷代書畫復印件,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對于這樣的活動,我們非常歡迎。”華山里社區居委會主任田曉楠介紹,華山里所在的陳塘莊街道,有著哪咤腦海的傳說,歷來就是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居民對于文化活動的參與有著極高的熱情。
三名社區居民在觀看畫作。(記者岳月偉攝)
社區居民在觀看畫作。(記者岳月偉攝)
在記者拿到的陳塘莊地區2012年百項文化活動安排表中,110項文化活動把全面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
天津河西區陳塘莊街道辦事處文教科科長武香萍介紹,把社區文化、企業文化、學校文化甚至是部隊文化結合起來,促進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真正喚起居民對文化活動的興趣。
武香萍說:“我們把這個叫做‘政府搭臺、群眾唱戲’。”
日落余暉,看完畫展的陳大爺準備回家。“看看名畫,長長見識,我感覺心里挺開心。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再多一些。”陳大爺意猶未盡地說。
張春生介紹,華山里的畫展只是“流動美術館”的第一站。
“陳塘莊有12個社區,我們就挨個把美術館開進去。”張春生說,“讓流失海外的名家字畫進入社區,讓居民們都能享受到文化的盛宴。”
來源:新華網天津頻道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