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記者從我國北方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獲悉,截至今年前8個月,該產業區內企業已達231家,目前已建立了6大生態產業鏈條,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共生型產業體系,資源循環利用率達到98%,水資源利用率、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等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自消化”、“零排放”。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是本市6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是中日兩國循環型城市合作項目,是全國唯一一家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后被國家相關部委批準為“國家級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拆解處理示范基地”、“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進口廢物圈區管理’園區”、“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國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天津)”等。
在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過程中,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以廢銅、廢鋁、廢橡膠、廢塑料等資源化深加工項目為重點,以再生資源裝備制造項目為支撐,以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項目和貴金屬、稀有金屬的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為提升,以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補充,構建適用、合理的子牙園區產業鏈。在建成國聯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同和綠天使以及TCL奧博廢舊家電拆解加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后,今年又有錢塘飛躍銅深加工項目、新能有色金屬深加工項目、華鑫達投資有限公司塑料加工園區等一批項目投產運營,目前有在建項目13個,總投資15億元;待建項目13個,總投資53億元。截至目前,本市具有再生資源拆解處理資質的企業已基本入駐園區,實現了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廢舊機電產品拆解加工、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和節能環保新能源等6大產業的集聚,建立了6大生態產業鏈條。今年前8個月共回收加工處理各類工業固廢96萬噸,可生產銅36萬噸、鋁15萬噸、鋼鐵20萬噸、橡塑材料20萬噸,其他材料5萬噸。今年前8個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41.23億元。
同時,該產業示范基地不斷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建有集孵化、成果轉化、產業化于一體的孵化轉化一體化服務平臺,其中包括2萬平方米的孵化器,11萬平方米的成果轉化基地和0.2平方公里的產業化基地,該平臺重點孵化再生資源、精深加工再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中小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