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如何解決,以高能耗和高污染為代價的增長方式怎樣扭轉,中國企業整體上處于全球產業鏈底端的態勢如何改變……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新興經濟國家,依然面對著諸多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呼喚企業家精神、強化企業家道德、培育競爭力強的創業企業成為從根本上轉變價值創造邏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重要方式。
2013年6月21日至6月2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南開大學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辦召開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創業研究:理論和實證進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布魯克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國內著名高校的20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南開,論道中國的創業和創新問題。與會專家圍繞中國創業問題與理論探索、創業者素質提煉與隊伍建設、創業環境評價與建設、創業企業國際化戰略與海外市場開拓等議題開展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社會轉型與企業創新
IT和信息技術是驅動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已經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子商務、社交網站、社會化媒體、社會企業等新興產業的繁榮,不僅意味著企業經營方式和邏輯正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也為我們應對社會轉型、創造商業機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來自哈佛大學的Christopher Marquis教授認為,經濟社會轉型在提供了大量面向商業領域的創業機會同時,也在社會領域提供了不少創新機遇,但目前無論是從學術上還是從實踐上,針對社會領域創業機會的關注和利用程度不夠。捕捉社會轉型引發的社會現象和問題,將商業運作邏輯嫁接到社會領域,是創造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