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國北部阿爾伯特的天津街除了名字之外,與法國其他小城的街道看起來沒什么兩樣。
一戰后,中國北方城市募資幫助重建了法國城鎮,阿爾伯特就是其中之一。天津街標志著在一戰中被摧毀的法國小城阿爾伯特和幫助其重建的中國北方城市之間的歷史聯系。阿爾伯特市長Stephane Demilly 希望重續兩地一百年前的歷史聯系,他將這段聯系視為中法友誼的象征。
目前擁有一萬人口的阿爾伯特城是當年索姆河戰役的關鍵要塞。這場戰役從1916年的7月持續到11月,造成了130萬人傷亡,是一戰中最大也是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索姆河戰役快要結束時,阿爾伯特已成一片廢墟,當地人民迫切地需要外界幫助他們重建家園。而遠在半球之外的天津,一座位于北京東南110公里的港口城市,成立了一個募捐協會來為戰后的歐洲募資以救濟那里的災民。當時住在西方租界的兩萬多名天津人參與了募捐的工作。
法國工程師Pernaut 是阿爾伯特的居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法國城鎮獲得了被捐助的資格,得以重建。
阿爾伯特用來自天津的善款修建了當地的醫院和主要街道。與此同時,來自其他的三個城市—英國的伯明翰、阿爾及利亞的特木森泉和法國的波爾多的善款也為阿爾伯特的重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我們不僅是一個有著戰爭歷史印記的城市,我們更是一個懂得‘團結’的真正意義的城市。” Demilly 說。
1989年,26歲的Demilly 首次當選市長。從那時起,他就了解了阿爾伯特與天津的歷史淵源。同時,他也感覺自己與一戰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系,因為他的曾祖父就是在1916年的這場戰爭中犧牲的。
如今,一百年過去了,在Demilly心里,曾經被戰爭聯系到一起的這兩個城市是時候重建關系了。屆時,阿爾伯特城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來紀念一戰一百周年,而Demilly認為這是一個讓人們重拾記憶和重溫阿爾伯特重生故事的重要契機。
“1916年是一戰中最重要也是最悲劇的一年,所以我們希望能在2016年邀請到來自天津的朋友參加我們的紀念活動,并接受我們的感恩。”
Pierre Lavoisier是天津街的老居民了,在他看來,這條街的歷史和和它與中國城市的聯系一直都為當地居民所津津樂道。“雖然街后面蓋起了幾座新的建筑,但這里的一切都沒怎么變。” Lavoisier說。他今年已經86歲高齡了,是一名空客集團的退休工人,他和他的家人已經在這條街上住了將近半個世紀。
“我們知道當戰爭爆發的時候天津有個很大的法國人社區,用天津的善款重建的醫院和街道都是以那個社區命名的。” Lavoisier說。
“我們想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因為我們不想讓他們忘記戰爭中所發生的一切和幫助過我們的人。”他說。Demilly告訴我們,如今阿爾伯特60%的游客都來自英國,但他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的中國游客,尤其是天津的游客。
“他們幫助我們重建了家園,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里也是他們的家。”他說。(記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