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
汶川大地震后首場震區重組家庭跨省(市)集體婚禮在京舉行
15對來自四川汶川、青川、北川等地的震后重組家庭新人,在京舉行婚禮。北川新郎張明良說,咱們活出來不容易,一定要對得起已經離開的親人。
上午10點,在婚禮進行曲中,15名身穿大紅中式禮服的新郎新娘手拉著手走上了主席臺,臺下觀禮嘉賓們用熱烈的掌聲祝福他們。據悉,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來自漢族、藏族、羌族等多個民族,年齡跨度從20多歲到60多歲;他們都因地震中失去親人。此次由中國紅基會和諧家庭公益基金等單位“主持”的婚禮,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場專為震區重組家庭跨省(市)舉辦的集體婚禮。
在婚禮現場,新郎張明良的兒子張正洵親口祝福爸爸和新媽媽今后生活幸福美滿,他是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在對待父親重組家庭的問題上,表現得相當開明并給予了父親很大支持。兒子的祝福讓張明良受到很大鼓舞,他激動地說:“我想告訴重組家庭的兄弟姐妹,咱們活出來不容易,好好活著,對得起已經離開的親人。”
昨天同時啟動的中國紅基會和諧家庭公益基金,將與四川省婦聯繼續合作,啟動“愛心家庭1+1行動”公益項目。該項目將通過媒體征募愛心家庭,與災區重組家庭結對,從而構成“愛心家庭1+1”的組合。愛心家庭通過3年經濟、心靈、情感等方面的陪伴,幫助重組家庭渡過難關,走上新生活的軌跡。
故事一張明良:兩家是好友,以前沒想過談到與妻子蒲曉容的結合,北川新郎張明良說:“以前都沒想過,因為我們都很熟悉,兩家都是很要好的朋友。”地震前,張明良是語文老師,和蒲曉容家住在同一棟教師宿舍樓上。張明良性格開朗,在地震中曾勇敢地組織學生連夜撤離,與兒子一起翻山越嶺,第一時間報告了北川堰塞湖的險情,為確保災區人民的生命安全立下大功。
現在張明良在安昌縣縣志辦工作,新婚妻子蒲曉容在家操持家務,女兒今年參加了高考。在婚禮現場播放的視頻中,漂亮的女兒坐在兩口子中間說:“希望伯伯和媽媽互相扶持、互相照顧。”從他們的笑臉上就能看出一家四口重組后的生活非常幸福、美滿。
故事二魏云波:想開小賣部,想有個孩子魏云波和劉相美是震后重組的80后小夫妻,來自彭州市梨花村。他倆原是初中同學,在地震后走到了一起。兩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住著簡易棚,家里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唯一的奢侈品就是新娘劉相美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新郎魏云波說,雖然現在的生活很簡單,但只要兩人在一起就會覺得很幸福。夫妻二人的愿望就是有一間小賣部,有他倆自己的孩子。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