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1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592.7億元,實際到賬款物592.13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合計238.1億元。

地震面前,中華民族不分地域,不分職業,不分老幼,所有人都挽起臂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13萬人民子弟兵開赴抗震救災第一線;130萬志愿者奔赴重災區;18個省市對口援建四川18個重災縣(市)……
13萬子弟兵奔赴救災第一線
地震發生13分鐘后,軍隊應急機制全面啟動。身在東南西北的中國軍人,已經開始履行自己的職責:震后1小時,4架直升機赴災區勘察災情;震后5小時30分,軍隊第一支專業地震救援隊飛赴災區;震后18小時內,投入抗震救災的兵力已超過1.6萬人。抗震救災部隊來自各大軍區,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武警等大單位,包括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等在內的20余個兵種。此后集結在災區的官兵達13萬。
參與抗震救災的士兵,很多“80后”、“90后”士兵家就在災區,他們還不知家人是否安康,不清楚震中在哪里,卻都毫不猶豫地聽從指揮,趕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130萬志愿者奔赴地震重災區
悍馬、奔馳ML、寶馬X5、保時捷卡宴……5月12日晚上開始,全國各地志愿者紛紛駕駛著車子,帶著藥品、帳篷、食品、水,浩浩蕩蕩開往四川災區,他們把救災物質送到受災群眾手中,在災區被震壞的惡劣路段來回運送傷員。這些車身上貼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標語。地震發生后,共有130萬志愿者從四面八方涌向災區。“我們都是汶川人”,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全力支援災區的寫照。不少媒體稱贊,這是中國志愿者的首次亮相,他們是中國“溫柔的心”。
18個省市對口援建18個重災縣(市)
6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會議指出,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對口支援機制,組織有關省市對口支援重災區,加快災后恢復重建。緊接著,18個省市開始對口援建四川18個重災縣(市)。
8月12日,汶川特大地質災害新聞發布會在成都召開。會上,省建設廳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文宣布:截至8月6日,全省城鄉因地震造成住房損毀需過渡安置的445.4萬戶家庭已基本實現住房過渡安置。在地震發生后不到3個月時間里,解決了上千萬受災群眾的住房安置問題,創造了人類歷史與特大自然災害抗爭的奇跡。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