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畫家張亞蓮沒有接受過一天的專業美術訓練,既沒上過美術學校,也沒上過藝術培訓班。
但近些年,他的烙畫在德國哈腦市展出,受到許多當地人歡迎,有些人甚至愿意登門購買。
張亞蓮創作烙畫一般使用各種型號的加工烙鐵,在木板上進行。
他創作的烙畫題材一般為純中國元素,比如十二生肖、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鐘馗,以及被譽為“中國蒙娜麗莎”的經典之作《清明上河圖》。
“德國人對中國傳統藝術很感興趣”,他說。
有時,張亞蓮會在烙畫上稍微加些色彩,以作點綴。“西方人對色彩充滿興趣。你看西方畫的色彩通常濃重”。
一次,他太太的同事去家里,見到他的烙畫甚是喜歡,購買了幾幅,后來口口相傳,傳到哈腦知名文化機構的人耳朵里。他們找到他,問他是否能夠每年在圣誕節前一個月在他們的展廳展出自己的畫作。“我覺得這是件推廣中國文化的好事。我說行”。
2007年,在第一次展覽中,張亞蓮掛出一系列有關十二生肖的畫作,給每幅畫附上名稱。他發現大多數觀眾欣賞時只是走馬觀花,并未領會到畫作背后的深意。
“我覺得不行,就請太太翻譯出介紹文字,跟西方的星座介紹一樣,放在畫下面。”
于是,鼠畫下方,有個小牌,上面寫著屬鼠的人在哪些年出生,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征。一讀到這些介紹信息,觀眾們頓時變得興趣盎然。
至今,展覽已辦過三期,每期都附有介紹文字。很多人看完了,會定下自己喜歡的畫作,登門購買。
提到旅德藝術家們在德國本地的推廣,張亞蓮認為存在一定困難?!霸谖鳟嫹矫?,我們拼不過當地人。如果是從當地某所藝術學校畢業,或從師于當地某人,有時候當地人會感興趣。在當地舉辦一個有規模的中國畫展是不太可能的,對方在沒有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是不會對中國畫作真正感興趣的?!?/p>
張亞蓮說,很多中國畫家會想辦法參加中德文化交流的畫展。“很多藝術家藝術功底相當不錯,但迫于生活,到街頭賣藝。他們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到處可見”。
他認為中國文化在海外的推廣還不夠到位?!昂眯┰诤M馀e辦的中國畫展是走形式。因為你沒讓外國人真正了解這畫的含義,僅僅讓他們感覺到‘啊,這畫很美!’,僅僅是讓其停留在表面上的欣賞”。
他發現許多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文化的差異使東方文化對西方來說,像隔了一層紗,充滿神秘。張亞蓮相信中國藝術若推廣到位,在西方應該能受到更大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