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國家隊”一說是誤讀
2010年,世界鋼管舞錦標賽(注:以下簡稱“世錦賽”)的組織者看到了依繁的視頻,認為她的鋼管舞融入了中國民族舞的元素,特點鮮明,便邀請她前去參賽。依繁了解到,世錦賽的參賽者都是以國家為單位報名的,他們先從國內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然后組隊奔赴世錦賽賽場;而當時,中國并沒有正規的鋼管舞比賽。
就這樣,在世錦賽的召喚下,依繁和一批國內同行走到了一起,他們加入了世界鋼管舞聯合會,組織國內比賽,選拔優異者組隊參加世錦賽。
2011年中國鋼管舞錦標賽在天津舉辦,不少網友看了賽事視頻后,改變了此前對鋼管舞的固有認識:原來,鋼管舞未必低俗。當年,依繁作為中國代表,參與了在匈牙利舉行的世錦賽,最終入圍二十四強。她了解到,在國外,鋼管舞同樣不是一項低俗的舞蹈,舞者幾乎都從體操、雜技轉行而來,
中國鋼管舞錦標賽的負責人名叫袁標,30多歲,有法學的知識背景,2006年開始接觸鋼管舞,立志推廣。袁標不僅研究鋼管舞的力學原理,還遠赴英國“取經”,他把鋼管舞上升到學術的高度進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奇特的觀點,比如:鋼管舞與起源于漢朝的“緣竿”頗為相似(注:“緣竿”是古代百戲雜技中的爬竿節目。)
袁標深知,社會各界對鋼管舞的誤解不消除,一切都無從談起。而要消除這種誤解,就必須給舞者創造比賽平臺,讓舞者用正能量引領這項運動——而非夜店表演。
對于日前坊間流傳的“中國鋼管舞國家隊成立”的說法,袁標無奈地澄清道:“叫我們‘國家隊’是媒體的誤讀,我們只是民間‘代表隊’,國家層面并沒有組建鋼管舞國家隊。不過,世錦賽等三大鋼管舞國際大賽均授權我們在中國選拔選手參賽,在老外看來,中國選手出國比賽自然就代表中國,在他們的眼里,我們就是‘國家隊’。這就好比‘世界小姐’中國地區選拔賽并不由中國政府出面組織。”
袁標稱,目前中國鋼管舞錦標賽集結了國內八成高水平的專業高手,從中選拔出7人組建了“中國代表隊”。參加國際大賽的所有開銷都由袁標承擔,今年11月,本年度的世錦賽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7名隊員中有4名將前去參賽。
男舞者:曾被觀眾扔硬幣侮辱
來自內蒙古的閆少軒今年24歲,是2011年鋼管舞世錦賽中國區總決賽的冠軍,也是中國鋼管舞“國家隊”的男隊員。藝校畢業的他18歲時便接觸了鋼管舞,并靠此養家糊口,他說,多年的鋼管舞從業經歷讓他飽嘗辛酸。
夜店表演是閆少軒重要的收入來源。藝校畢業后,他到夜店給歌手伴舞。他打聽到,在夜店里,鋼管舞舞者的收入是其他舞種舞者的數倍,于是決定學習。
身邊的朋友聽說閆少軒跳鋼管舞,都很詫異,覺得一個男孩子跳這種舞不正常。
一個男人要以鋼管舞為生,就必須學會消化各種誤解甚至侮辱。閆少軒說,他在北京三里屯表演時,有些觀眾對于男人跳鋼管舞表示非常驚訝,朝臺上扔硬幣等“不明飛行物”。
跟袁標持相同的觀點,閆少軒也認為,要想改變人們偏見,就得參加正規的專業比賽,用實實在在的表演向持偏見者證明,鋼管舞是一種正兒八經的舞蹈。在得知袁標他們組織了比賽后,閆少軒馬上報名參加,并取得了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