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創排,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推出的大型話劇《裂變·1911》昨晚在中南劇場首演成功,該劇首度將辛亥革命歷史風云搬上話劇舞臺。
劇情在徐氏家族掌門人徐奶奶的壽辰中展開,本是喜慶祥和的氣氛,卻被突如其來的連串噩耗破壞得支離破碎:銀行借貸無門,苛捐雜稅繁重,一時間,苦心經營50載的棉紗公司瀕臨破產。無奈之際,徐奶奶只有將心愛孫女云霞嫁給新軍標統劉安國,救公司于水深火熱中。可就在此時,云霞冥思苦想5年的戀人譚仲仁突然從日本趕回給奶奶拜壽。兩人相見,云霞大膽表露心跡,愿意跳出家庭與譚仲仁私奔。可是譚仲仁早已投身革命,兒女私情與革命理想發生激烈碰撞。該劇以心理蛻變、家庭裂變透視社會變革和歷史風云,劇情曲折緊湊、扣人心弦,人物對白簡潔凝練,演員表演栩栩如生,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晚清時期的種種社會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裂變·1911》由著名編劇趙瑞泰執筆,著名導演、總政歌舞團團長黃定山擔綱總導演,這是兩人繼大型歷史話劇《張之洞》后的“第二次握手”?!懊坊í劇钡弥鲝娨麸椦菪炷棠?,話劇“金獅獎”曾園園飾演徐云霞,路羽、王雷、林立等實力派演員也均在劇中飾演重要角色。據悉,辛亥百年紀念日前夕,《裂變·1911》還將于9月23日、24日亮相國家大劇院。
再現辛亥歷史風云
——編劇趙瑞泰解讀《裂變·1911》
在大型話劇《裂變·1911》首演之前的媒體見面會上,編劇趙瑞泰現場剖析戲劇結構、角色關系與人物命運、解讀辛亥革命的文化內涵。
趙瑞泰感嘆,話劇《裂變·1911》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之作。他從兩年前就開始創作,動筆之前閱讀了近300萬字的史料,數次與相關專家促膝長談、咨詢請教,深思熟慮后,決定從家庭角度表現轟轟烈烈的辛亥歷史風云。趙瑞泰解釋,家庭是社會細胞,社會形態無不投射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動蕩不安的歲月,其狂風巨浪不可避免地沖擊著每個家庭,“用家庭裂變折射社會裂變”。
初稿成形后又經7次反復修改,才終得“修成正果”。趙瑞泰坦言:“辛亥革命事件錯綜復雜,各種前因后果盤根錯節,將這場歷史風云搬上話劇舞臺,是一次巨大挑戰?!彼f,話劇不能像影視劇那樣表現宏大的革命場景、轟轟烈烈的戰爭場面,但是話劇中激烈的戲劇沖突,演員們表演的現場感及語言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可以賦予觀眾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和深層的哲理思考。
《裂變·1911》突破了趙瑞泰以往注重塑造人物形象的戲劇結構,而是兩條線索平行、交織著推動劇情發展。他介紹,一條情感線,圍繞人物關系展開。另一條政治線,圍繞著以清兵為代表的“?;逝伞?、以劉安國為代表的“立憲派”和以譚仲仁為代表的“同盟會”展開,三方勢力你爭我斗,是那個時代深刻社會矛盾的縮影。
劇中主角徐奶奶是一位勤勞勇敢、足智多謀的企業家,她與丈夫從染布坊開始,逐漸發展成富甲一方的棉紗企業。劇情開始時,徐奶奶是“?;手髁x者”,時時處處維護清政府形象,可是朝廷的苛捐雜稅致使棉紗公司經營舉步維艱,頻頻社會動蕩讓企業瀕臨破產,心愛的孫女也被清兵殺害,她在諸多磨難與痛苦中終于醒悟,轉而走向支持革命之路。劇中,孫女云霞也經歷了從“小愛”轉向“大愛”的思想蛻變?!皠≈忻總€人物都經歷了裂變?!壁w瑞泰說:“追求光明和幸福,是人類永恒的主題?!?/p>
孫中山親賜武漢“首義之區”,已被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公認。遍布武漢三鎮的辛亥首義舊址、遺跡和紀念建筑達30多處,“首義之區”已成為武漢一張文化名片。趙瑞泰欣慰地說,將其搬上話劇舞臺,是藝術家向辛亥百年紀念獻上的一份厚禮,也是向全國展示武漢城市形象的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