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顯宿,字星臺、過庭,別號思黃,湖南新化人。近代民主革命宣傳家。1898年考入新化求實學堂。1903年春獲官費留學日本東京弘文學院速成師范科。參加拒俄義勇隊(后改名軍國民教育會)。著《猛回頭》、《警世鐘》等書,宣傳革命思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主張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影響甚大,被譽為“革命黨之大文豪”。秋冬間回到長沙,與黃興等發起組織華興會。隨后往江西策動軍隊,并與劉揆一等聯絡會黨首領馬福益。事泄失敗后逃亡日本。
1905年6月陳天華與宋教仁等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8月東京留學生舉行歡迎孫中山大會,會后撰《記東京留學生歡迎孫君逸仙事》一文,贊頌孫中山“是吾四萬萬人之代表也,是中國英雄之英雄也”。主張華興會加入同盟會,被推為會章起草員。任《民報》撰述員。為抗議日本文部省頒布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12月8日在東京大森灣投海而死,“以死報中國”。孫中山稱贊其為“熱心血性的革命黨”。著作編為《陳天華集》。
來源:央視國際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