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建議恢復大元帥府舊址風貌 資料圖片 記者王燕 攝
如何保護和開發利用近代文物?市政協學文委建議:
后亞運時代,廣州如何加強對近代文物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昨日,在市政協常委會上,市政協學文委調研報告認為,不少史跡仍然藏在深閨人未識,廣州近代革命史跡還未整合成城市文化品牌,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幾處重要史跡的開發與利用,擦亮廣州作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這一亮麗的品牌。
大元帥府:
建議全面恢復舊址原貌
報告指出,盡管在亞運期間大元帥府舊址內外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場地的局限,難以滿足紀念館歷史陳列展示、文物庫房、監控中心及停車場等基本需求。
報告建議,拆除大元帥府舊址現有的辦公、文物庫房、監控中心等用途的南平房、西平房,復建后花園和兵營房,全面恢復大元帥府舊址歷史風貌。
“三二九”起義指揮部:
建議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報告調查發現,“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由于周圍場地限制,參觀團停車難的問題較為突出。
因此,建議拆除舊址周圍的民居樓及臨街商鋪,恢復舊址歷史原貌,并申請將“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咨議局:
建議恢復舊址大門原貌
報告指出,由于到現在咨議局都沒有獨立的通道和大門,缺乏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本地市民都不識其廬山真面目,更別說外地游客了。”
報告建議,盡快恢復廣東咨議局舊址大門原貌,“讓這處承載了廣州近代史上許多重要事件的文物史跡醒目地展現在城市主干道上。”
先烈路:
串聯成辛亥革命旅游綠道
“短短的先烈路,儼然是展示中國民主革命歷史的‘博物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興中會墳場、庚戌新軍起義烈士墓、華僑五烈士墓、十九路軍陵園等共20多處近代革命先驅的墓址。”
報告建議,應清理遮擋遺址的違章建筑,讓辛亥革命遺址露出真容;“建設一條像綠道那樣的辛亥革命的線路”,在有關位置設置醒目的景點說明牌及位置示意圖,將這些史跡串聯起來,開辟一條近代史跡游覽線路。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