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醫托哄騙下他們曾到一家私人診所進行手術,沒想到手術失敗……
手術成功后,莊仕華每天都要去病房看看,哈力旦的女兒蘇買婭喜歡吃核桃,他每次都不忘在口袋里裝幾個核桃。哈力旦痊愈出院時,亞森·買買提讓女兒認莊仕華做“阿達”(維吾爾語:爸爸),還為女兒取了一個漢族名字:甜甜。
從此,每逢年節,莊仕華總能接到干女兒甜甜打來的問候電話。
人們常說,從踏進醫院大門開始,醫生,就是病人心目中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為了不辜負這份相托,多年來,對上門求醫的患者,莊仕華從不因病情嚴重風險大而拒收,不因患者交不起費用而拖延。
從陜西來到新疆打工的膽結石患者王義林,口袋里當時只有200多元錢,莊仕華讓他先治病,一年后再補交欠費;喀什市維吾爾族大娘坎巴爾汗,帶著攢下的1500元錢到醫院做膽結石手術,莊仕華帶頭為老人捐款2050元。出院時,又為大娘買好回家車票。
2007年一個寒冷的冬日,102歲的劉啟華老人膽結石發作,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膽囊里全是結石,還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心率失常、肺氣腫等并發癥。
此前,莊仕華從未給百歲老人做過手術。是手術?還是保守治療?莊仕華猶豫不決。不做手術,老人繼續痛苦,做手術,風險太大。
看著老人被病痛折磨的樣子,莊仕華召集各科專家,對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進行研究,制訂了詳細方案。手術中險情一再發生,老人的血壓一度降到高壓70、收縮壓40,按照預定方案科學處理,莊仕華和醫護人員成功完成了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