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上午13時整,張春賢一行來到石河子市紅山街道市民活動中心。
正逢星期六的市民活動中心熱鬧非凡。市民們悠然自得,有的在綠蔭里扭秧歌、抖空竹;有的在乒乓球室里揮拍酣戰;有的在排練廳內引吭高歌。
看到“親民書記”張春賢突然出現在大家面前,市民們呼呼啦啦地圍了上來,爭先恐后地向張書記問好。張春賢笑容滿面,不停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他興致勃勃地向一位老大娘請教抖空竹的技術,并現場學了起來;他拿起乒乓球拍,與一位老大爺切蹉球技。
第一次見到"親民書記"的社區殘疾人協管員張艷紅非常激動,她代表社區殘疾人,將一個親手編織的“年年有余”的大紅中國結送給張春賢。
街道黨工委書記蔡桂萍,向張春賢等領導同志匯報街道社區建設情況。
這位潑辣能干的女書記,對街道社區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本街道有多少戶居民,多少人,居民有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四知四清四掌握情況,工作思路……她張口即來,一清二楚。
市民和諧祥和,對黨和政府滿意;干部盡職盡責,和人民群眾貼心。這一切,讓張春賢印象深刻。他說:"在這里,我看到了石河子各級干部的精神狀態,我感到特別高興。"
在當天下午的師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會上,張春賢說:“干部的精神狀態源自班子,石河子各級干部精神狀態好,說明班子是努力的。”
張春賢說,八師石河子市的領導班子是敢于擔當、敢于突破、敢于創新的,是能夠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兵團黨委各項決議和要求、并能夠結合石河子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不斷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取得了不少經驗。
張春賢指出:"八師石河子這些年來創造的經驗,在自治區、兵團乃至在全國,都是比較好的經驗。八師石河子市的領導班子和干部是值得肯定的,無論是兵團黨委還是自治區黨委都是滿意的。"
"站在新的起點上,八師石河子要牢固樹立變化、變革、創新的理念,要做到三個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關于八師石河子市今后的發展思路,張春賢要求八師石河子要做到"三個堅持"--堅持"三化"道路不動搖;堅持率先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不改變;堅持"戈壁明珠"的特色不能丟。
石河子的"三化"道路如何走?張春賢指出,石河子要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要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建設不動搖。
縱觀世界發展史,發展起初無一例外是工業支撐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城市才能反過來支撐工業,兩者相輔相成。要想拴心留人,要想建設美好城市,要想提高人員的素質,工業化的龍頭就不能變。
因此,張春賢指出,石河子今后的發展,要把工業當作龍頭,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這一點要堅信不疑。要鞏固優勢,發展優勢,壯大優勢,提升優勢,不斷提升石河子現有的五大支柱產業,讓其充滿生機和活力。另外,要瞄準石河子的自身優勢,以項目為龍頭,抓住大項目,用項目帶動結構調整,用項目帶動新興工業化,用項目帶動循環經濟,真正使石河子再上一批有后勁的、處于技術前沿的、能夠支持石河子發展的重大項目。
加速農牧業現代化,是張春賢對石河子“三化”之路的第三個要求。
調研期間,新疆燕京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讓張春賢記憶猶新:新疆燕京利用新疆本地優質的麥芽、啤酒花,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僅麥芽一項,實現利潤近2000萬元,而且大大帶動了新疆本地的麥芽、啤酒花生產,促進了本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張春賢指出,石河子的農業不僅引領兵團,更引領全疆。新疆好多農牧業人才,都出自石河子。農牧業的優勢,石河子要繼續發揮好,這是看家本領,也是新疆的優勢。
張春賢指出,新疆到目前為止,農牧業仍然是本地的一大優勢,這個優勢不能丟。
在石河子調研期間,張春賢還在車俊、白志杰、華士飛、王永明、宋志國、王平海等自治區、兵團及師市領導的陪同下,專程看望了老軍墾陸振歐。
張春賢叮囑在座的師市領導:一定要把這些老人照顧好,軍墾精神不能忘,兵團精神不能忘。老一代軍墾人所作的貢獻、形成的精神,自治區、兵團應該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