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拍賣新興業務
去年新疆拍賣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志愿者服裝、證件、門票廣告位冠名權,首次公開拍賣,新疆信成拍賣有限公司以總價618萬元的價位全部成功拍賣。
這次拍賣不僅給中國-亞歐博覽會的無形資產帶來品牌增值效應,也為新疆無形資產拍賣積累了寶貴經驗。
談起這件事,把分公司開到北京的新疆華鼎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江迅頗有感觸:以土地房產為主的拍賣,難免會面臨資源少、競爭多的局面,新疆拍賣行業到調整期了。
劉江迅捕捉到了北京良好的文化氛圍,將和田玉、珠寶、字畫等在北京分公司拍賣,業務量一直不錯。他建議,新疆拍賣人士“走出去”,不僅要在地域上與內地省市聯手挖掘新項目,而且可以在業務領域拓展新的增長點。
拍賣企業靠傭金生存,但去年新疆拍賣企業實現傭金收入12350.11萬元,比2013年下降10%。傭金率持續下滑,拍賣企業怎么生存?
自治區商務廳在調研中發現,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技術進入拍賣行業是大勢所趨。
陸禮華介紹,網上拍賣打破傳統拍賣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同時《網絡拍賣規程》在2015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公布,拍賣企業可以順勢而為,利用自身優勢,全方位開展交易活動。
從拍賣企業的角度出發,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會是新疆拍賣行業在調整期的主要任務。
劉耀華說,拍賣包括強制委托拍賣和任意委托拍賣,社會任意委托拍賣會成為新的增長點。比如市民銷售二手車、二手房等,一直依賴中介,是一對一的交易,如果委托給拍賣公司,就變成了一對多的交易,可以實現價值最大化。(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