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縣:農牧民變身“拍客”拍民族團結微電影
天山網訊(記者溫麗娜報道)在精河縣,農牧民變身“拍客”拍民族團結微電影已經成為了“時尚”。在這里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演員,人人都是拍客,他們用最真實最樸實的感情,講述著身邊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小故事。
2014年,精河縣啟動“一村一故事”農牧民微電影拍攝活動,以微電影這種新穎、生動的宣傳形式,將民族團結教育潤物無聲地傳遞給了農牧民。按照該縣制定的方案,決定用10個月的時間,面向全縣農牧民征集自導、自拍、自演微電影,以情景劇、紀實、小話劇等多種形式,挖掘身邊的民族團結典型故事。
針對農牧民沒有拍攝器材或者根本不會拍攝、不知道拍什么的問題,縣財政不僅出資購買了10部DV免費向群眾出借,還采取低門檻“準入制度”,實行手把手幫扶政策,讓電視臺編導進村入戶,開展微電影策劃、培訓等工作,講授拍攝技巧和剪輯制作。這大大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
積極挖掘素材的、帶動全家齊上陣拍攝的……一時間,微電影成了精河縣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田間地頭、庭院街頭,隨處可見群眾在談論微電影、拍攝和相互傳看微電影?!叭罕娕娜罕姟⑷罕娍慈罕?、群眾學群眾”,挖掘真善美,弘揚正能量,在精河縣蔚然成風。
鄉親們圍繞民族團結典型、道德模范為重點,以身邊的好人好事、孝老愛親、致富能手、創業典型等為原型,通過農牧民群眾熟悉的小人物、小故事,通過自己的視角,拍攝了很多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
《好支書艾尼》、《黑金子》、《工作組的故事》等微電影,都以真實感人的生活細節,無私助人、全心付出的民族團結情懷,深深打動了鄉親們。也堅定了大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攜手并肩、團結奮斗的信念。
目前,精河縣基層農牧民群眾共拍攝微電影90余部,在縣電視臺黃金時段《最美搜索》微電影電視欄目播放80余場次,并在網絡和微信平臺上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