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是我們的自豪”
“從衛星遙感圖上看,溫泉縣絕大多數都被綠色和一些白色覆蓋,綠色是森林、草原,而白色是雪山。河谷濕地與縣城毗鄰,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非常高,空氣視凝度極佳,國家氣象局的太陽磁場觀測站選址在溫泉縣城就是一個例證,世界唯一的新疆北鯢就是最好的‘生態名片’。”溫泉縣委副書記、縣長告訴記者。
阿里說,溫泉縣的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發展在生態,外界對溫泉縣最深的印象和認同還是生態。溫泉縣位于博爾塔拉河上游,是水源地,擁有這樣的區位優勢,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做好生態保護工作。
“溫泉縣有天然無污染的土壤、氣候和水質,發展生態農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致力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節水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穩定糧食生產,狠抓糧食安全,小麥、玉米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10萬畝以上。推進優質畜產品、冷水魚、糧油、馬鈴薯、花卉等特色產業發展,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全縣有50萬畝耕地,累計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47萬畝,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已基本覆蓋全縣。溫泉縣是自治區22個畜牧縣和41個糧食生產縣之一,也是博州的灌溉核心區、糧油主產區,擁有‘賽湖’牌有機冷水魚、“阿日祥”牌有機牦牛肉等一批疆內知名品牌。”說起溫泉縣的生態農牧業發展,阿里滔滔不絕。
對于溫泉泉生態農牧業的發展,阿里說,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現代養殖業、綠色、生態產業在農牧業的份額,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建設一批高標準的農牧產品生產基地,拓展品牌效應,扶持一批高成長性的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15年力爭農牧產品加工增值率由目前的52%提高到100%。
“溫泉是我們的名片”
溫泉縣是全國唯一以地熱資源“溫泉”命名的縣,是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是“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新疆北鯢的故鄉”、“西遷戍邊察哈爾人的故鄉”;是自治區旅游強縣、自治區最佳衛生縣城和自治區優秀平安縣;是聞名遐邇的生態大縣、歌舞之鄉和旅游圣地。
阿里說,這里有147處自溢溫泉,泉水中富含碳酸鹽、硫磺及碘、磷、氫、硼、溴等20余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里的泉水,無色、無味、無雜質,水溫常年在42—62℃之間,對關節炎、神經衰弱、高血壓、多種皮膚病以及部分婦科疾病療效尤為顯著。
“最具盛名的‘三姐妹溫泉’的圣泉——博格達爾溫泉,天泉——鄂托克賽爾溫泉,仙泉——阿爾夏提溫泉,還有獨具特色的明目泉、養胃泉、護膚泉。溫泉是我們的名片。”阿里自豪地說。
自治區提出“三化”建設,溫泉縣是怎么樣結合實際,做強旅游的呢?
阿里說,我們在自治區提出的“三化”建設基礎上,提出“四化”建設,即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旅游產業化。我們致力于把旅游資源優勢發揮好,讓旅游強縣的名號名副其實。我們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以培育,以新疆北鯢為支撐,以察哈爾蒙古西遷戍邊歷史文化為重點,突出休閑度假、生命養護、草原民俗文化,形成了風情攬勝游、休閑度假養生游、生態觀光體驗游、科考探險游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著力打造“神山圣水 西域泉都”品牌,深化城景一體建設,充分挖掘農產品資源,開發了冷水魚宴、溫泉草原燜肉、雪山牦牛肉等特色生態美食。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旅游文化融合等,溫泉縣旅游業正逐步提檔升級。在縣財力有限的情況下,舉全縣之力努力作好各項工作,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引入有資歷的企業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溫泉旅游業。
“宜居是我們的特色”
走進溫泉縣城,紅色、藍色等色彩艷麗的新樓房,漫步在這么漂亮的城市里,讓人很羨慕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這是溫泉縣留給來這里的游客的印象。
阿里說,溫泉是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都很美麗的地方,按照“城鎮有特色、鄉村更靚麗”的目標,溫泉縣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著力做精城區、做美鄉村。我們計劃用三至四年時間,把縣城建成山水秀美、生態宜居、城景交融的精品城市,把沿線鄉鎮場建成規模適度、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秀美鄉村,讓溫泉人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富裕、更幸福。
“我在溫泉縣工作11年了,是溫泉縣發展和變化的見證人,作為溫泉人,我為溫泉縣能變得這么漂亮感到自豪,這歸根到底,是黨的政策好。近十年特別是最近三年來,溫泉人多年來的夢想實現了,從平房搬進樓房,百姓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看到這些,自豪感也涌上我的心頭,我感覺很有成就感。”阿里說,“我們的目標是:把溫泉縣打造成生態旅游強縣、宜居宜業生態縣。”(記者 詩涵 通訊員 陳瑞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