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電力天路’的建設者,我是醫療戰線的勤務兵;我們相隔萬水千山,但時刻心心相印……”在青藏直流聯網工程的一個工地上,當負責變電安裝的技術員陳露默讀妻子龔蓉在武漢寫給他的這首詩時,禁不住眼含熱淚。
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于今年11月底竣工,施工條件之惡劣舉世罕見,這也是全球迄今為止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輸電工程。
中秋節前夕,記者走進拉薩換流站施工現場,見到了由湖北省輸變電工程公司派出的300多名員工組成的這支“電力鐵軍”,他們大都是年輕的“80后”大學生。27歲的陳露說,和他一樣,為了保證工程如期完成,有幾位同事匆匆拿了結婚證,而一再推遲婚禮。
項目副經理何志軍自今年年初踏上雪域高原后,就一直奮戰在工地,曬出了一臉“高原紅”。妻子陳四平寄來的信中寫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和兒子都很掛念你,多想你就在身邊,你也一定很想我們吧?……天涼了要多穿衣,每天早上起床要慢慢起身保持心率,一定要吃早餐注意營養,進現場一定要戴安全帽,還要記得多喝水……”
工程師徐久順8歲的女兒徐丹娜也寫信來了:“爸爸,您在外面安心工作吧!女兒一天天長大,我會時刻牢記爸爸的教誨,聽媽媽的話,做一個人人喜歡的乖孩子。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福,我盼望爸爸早日平安歸來。”
中秋節歷來是合家團圓的喜慶日子,但湖北“電力鐵軍”的員工們仍然在施工一線忙忙碌碌,而且幾乎年年如此。一封封在長江畔寫就的家書,陸續郵往遠在雪域高原的親人,不僅有妻子和兒女的思念,還有父母雙親的牽掛。
王清清是工地上的5名女職工之一,專門負責后勤保障。她的媽媽王江在電子郵件中這樣叮囑:“女兒,盡管我們經常視頻聊天,卻覺得相距甚遠,腦海里總浮現稀薄缺氧的空氣、變幻無常的溫差、強烈的紫外線和稍有感冒就有生命危險的那種窒息感。當你提到國家電網公司專門投資設立了完備的醫療保障設施和生活管理方案時,我們不安的心才踏實了許多。”
王清清的父親王輝也在青藏直流聯網工程工作,但父女倆不在一個工地,中秋節這一天他們堅守各自崗位。媽媽王江的信中還寫道:“你爸爸去750項目放線去了,青海那邊比你們那里的海拔要低些,他對那里還比較適應。你爸爸要我轉告你,一定要休息好,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安心工作。”
繼電保護技術員夏海帆的新婚妻子程歡,在信里深情脈脈:“雖然我不知道什么是直流聯網工程,雖然我們的婚禮因此而推遲,雖然我很久見不到你,但我卻懂得這個工程的意義,它可以為雪域高原帶來光明,為廣大藏族同胞送去溫暖。我在家里深深為你祝福,盼你早日歸來!”
月近中秋分外明。陳露用手機發短信向妻子訴說無盡的思念:“你現在走到窗口,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看著它,猶如你就在我身邊一樣。雖然我們現在相距3900多公里,但我的心卻和你緊緊在一起!”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