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入秋,當第一片金色的葉子落到拉薩市城關區當巴社區院子里,社區也迎來了辭舊迎新的喜事——經過一輪激烈的角逐,社區居民們選舉出了新一屆“兩委”班子成員。在彩旗招展、人潮涌動的院子里,剛行使完選民權利的社區居民們個個興高采烈,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對于這13個“當家人”,大家伙是怎么看怎么滿意。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做好村(居)“兩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村(居)“兩委”班子意義深遠。隨著我區跨越式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靠政策、靠項目、靠投入,更要靠村(居)“兩委”班子和廣大村(居)干部帶領各族群眾實干苦干。
換出好班子,選出帶頭人。當巴社區是今年全區第一個舉行換屆選舉的城市社區。在金秋送爽的時節,在生機勃勃的高原新農村,全區村(居)“兩委”換屆工作正平穩、扎實、有序展開。
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抓落實
做好村(居)“兩委”換屆工作,是當前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的重中之重,事關黨在西藏的執政根基的鞏固。
區黨委堅持把村(居)“兩委”換屆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努力實現西藏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俞正聲主席“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爭取人心、夯實基礎”指示要求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有力抓手,高度重視,科學謀劃,周密部署。
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先后6次就做好村(居)“兩委”換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把村(居)“兩委”換屆作為一項關系全局的工作來對待,為換屆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各地(市)、縣(市、區)、鄉(鎮)逐級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村(居)“兩委”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加強對換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各級黨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抓部署、抓指導、抓落實,有些地區還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
走村入戶,摸準情況心中有數
村(居)“兩委”換屆,涉及面廣、參與人數多、社會關注度高,是全區基層黨員群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首先就是要廣泛宣傳、廣泛動員、部署周密。在各地(市),幾百余場次的群眾宣講大會、上萬余份宣傳資料和宣傳標語,讓換屆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下轉第三版)
(緊接第一版)早在7月底8月初,各地(市)就結合實際,完成制訂和報批換屆工作方案、召開動員部署大會等工作,并且各有特色和亮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調查摸底深入全面。各地(市)抽調精干力量,利用20余天時間,采取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發放測評表、征求意見等方式,對全區村(居)“兩委”換屆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調查,進一步摸清了7大類重點難點問題。
山南地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554個村(居)進行了全面摸排調研,建立了村(居)黨組織基礎臺帳,認真分析可能影響換屆工作的主要因素,初步掌握了村情復雜、組織渙散、發展滯后、管理薄弱的重點難點村基本情況,以及換屆前村(居)“兩委”班子發揮作用情況和后備干部儲備情況,并對村(居)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隊伍的年齡和文化結構等情況進行分析,對具體需要什么樣的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逐村進行分析摸排。
通過摸底調查,昌都地區做到了“四個重點摸清楚”,細化了“十三個不提名”條件;林芝地區明確了“五個基本”和“十個不選”要求。
按照先整頓后換屆的要求,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地(市)堅持“一個支部一個方案,一個問題一個措施”的方式,上下聯動、多管齊下,集中攻堅“一薄弱”問題,對全區559個村(社區)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了集中整頓。
日喀則地區新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流動黨員黨支部34個;采取鄉鎮書記考核積分制、支部書記“互評互諫”、群眾評議等形式,對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實行量化考核;針對部分村黨支部基礎條件差、集體經濟薄弱、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難的問題,采取“黨員干部幫、機關部門扶”的形式,上下聯合整頓,推進軟弱渙散村黨支部轉化升級。全地區500余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為軟弱渙散村黨支部解決資金300余萬元,幫助解決困難90余件。拉薩市強化基礎保障,堅持財力下沉,“輸血”與“造血”并舉,各縣(區)整合資金4000多萬元,改造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個,在鄉村兩級建立綜合性便民服務中心130個;全市各對口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村(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派出單位,以思路幫扶、資金幫扶、項目幫扶等形式,幫助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截至目前,全區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整頓工作全部完成,并基本驗收合格,整頓成效明顯,轉換升級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