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巴是麥娘麥村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共產黨員,2009年初當選為村長,兩年后又當選為黨支部書記。他雖有一顆赤心向黨的忠心和文化基礎,但開展黨務工作,加強基層行政建設的經驗不足。船舶運輸隊隊長馮遠澤及時靠上去,給邊巴講解黨的創新理論和黨建知識,并利用組織生活時間,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3個月下來,邊巴的工作能力明顯提高,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逐步增強。如今麥娘麥村在邊巴的帶領下,村民脫貧致富干得熱火朝天。
作為成都軍區唯一的一支船舶運輸隊,船隊組建近52年來,除擔負物資運輸、兵力運送等保障任務外,還傾力服務群眾,群眾哪里有需要,他們就駛向哪里。
“可以說,在沒有航標的雅魯藏布江上,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航標!”“運輸隊旁邊的一個村里有位孤寡老阿媽,臥病在床十幾年,我們定期去看望她,給她送米送面,她最愛吃我們的軍用罐頭了?!睆埫峡f。每年雨季,雅魯藏布江水量變化極快,一場暴雨過后,藏民們居住、放牧的江心島便成為孤島,在風雨飄搖中岌岌可危。幾十年來,運輸隊參與了無數次的抗洪救災工作,將島上村莊的群眾、牲畜和糧食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有效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
2006年7月,雅魯藏布江上游持續暴雨,江水毫無征兆,陡然上漲,正在江中沙洲上勞作的10民群眾的牛羊群被洪水圍困,危在旦夕。
群眾的呼救聲就是命令,剛從結果村火場救火撤下來的運輸班長王恒勤,還沒有來得及換被山火烤焦的衣服,立即跳上船,指揮大家解纜、起航。由于受到驚嚇,牛群死活不愿意上船。情急之下,王恒勤分次用紅背心挑逗,才把牛群趕上了船。如此連續往返3次,他們才將10多位牧民、60多頭牦牛,全部安全地從江心沙洲救了出來。
隨著旅游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強,到雅魯藏布江畔旅游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船舶運輸隊官兵的日常任務里又增加了游客救援的項目。游艇拋錨了,運輸隊第一時間趕過去,幫助解決故障,讓游客們倍有安全感。
2010年7月27日傍晚,西藏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劉平安、吳春燕到雅魯藏布江畔游玩。由于剎車失靈,兩人乘坐的皮卡車連人帶車滑入江中。正在船上值班的船舶運輸隊戰士余成和張達豪聽到呼救,顧不得脫掉衣服鞋襪,縱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中,幾經沉浮,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劉平安和吳春燕。
近年來,船舶運輸隊官兵搶救落實群眾、抗洪搶險、轉移受洪水威脅的群300多次,被群眾稱為雅魯藏布江上的“生命守護神”。
隨著船隊裝備條件改善,過去的小船變成了能抗擊大風浪的大船,本可以為群眾做更多事情。但駐地的道路修得越來越好,群眾交通出行更方便了,群眾的生活也越來越富有了,懂船舶駕駛和維修的老鄉也越來越多了,需要官兵幫助渡江、運送小宗物資等服務也少了。但船舶運輸隊官兵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優良傳統依然沒有變,他們依然把群眾的需要作為不變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