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第23個世界殘疾人日,記者從自治區殘聯獲悉,近年來我區積極加強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大力加強殘疾人康復、就業、托養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保障殘疾人共享社會改革發展成果。2014年我區爭取中央投資1.02億元,將建設8個殘疾人服務中心。
今年我區爭取中央投資1.02億元,將建8個殘疾人服務中心,即6個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和2個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目前,山南、那曲和阿里的3個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已開建。
自治區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培訓部開設了縫紉、唐卡繪畫、房屋彩繪、卡墊編織、哈達編織、盲人按摩、盲人醫療按摩、刺繡等培訓科目免費培訓殘疾人。今年截至目前,共培訓殘疾學員197名。
山南、那曲和阿里
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開建
自治區殘聯理事長黃建國介紹:“2014年我區殘疾人事業發展有了新突破,殘疾人工作有了新進展,殘疾人狀況有了新改善。根據自治區政府頒布實施《西藏自治區貫徹<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實施辦法》,我區全面開展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實施<殘疾人就業條列>辦法》,聯合自治區組織部等七部門出臺《關于促進全區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保障殘疾人勞動就業的權利,促進殘疾人就業;出臺《西藏自治區盲人保健按摩行業管理辦法》,規范盲人保健按摩市場。”
黃建國告訴記者,2014年我區大力加強殘疾人康復、就業、托養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中央投資1.02億元,建設6個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和2個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目前山南、那曲和阿里的3個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已開工建設;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建設項目,已落實中央彩票公益金1.2億,開工建設38個縣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為縣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配發13輛殘疾人流動服務車,提高了基層殘聯的服務能力,逐步滿足了殘疾人服務進村到戶的迫切需要。
扶持資金近19萬元
對殘疾人進行就業培訓
為了切實解決廣大殘疾人的生計問題,使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自治區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經過兩年半的深入調研,結合我區殘疾人的實際狀況,按照時間短、見效快、效果好的培訓就業創新模式,從今年10月份對全區100名殘疾人進行工藝印制的創業扶持,扶持資金達到18.975萬元。每位受扶持的殘疾人將得到價值1900元的創業扶持設備和前期生產啟動的原材料,預計受扶持人年收入可增加3000至4000元。
“2014年自治區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培訓部開設了縫紉、唐卡繪畫、房屋彩繪、卡墊編織、哈達編織、盲人按摩、盲人醫療按摩、刺繡等培訓科目免費培訓殘疾人。截至目前,共培訓殘疾學員197名,包括印刷100人、哈達編織18人、卡墊編織9人、刺繡2人、縫紉33人、醫療按摩9名、盲人保健按摩16人、唐卡繪畫10人。今年我中心實現殘疾人職業指導182人/次,職業介紹112人/次;用人單位錄用57人,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120人,共計就業177人。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16次;就業走訪隨機填寫《就業跟蹤回訪登記表》57份,通過不定期就業回訪的57名殘疾就業人員中,37名殘疾職工仍然在崗,并一致受到用工單位的好評。殘疾職工月工資最高為5000元,月工資最低為1440元。”自治區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