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喀則喜事連連,拉洛水利樞紐開工建設、拉日鐵路通車運營、吉隆口岸擴大開放。如今,我們又迎來了一件具有標志意義的大事——撤地設市。
今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日喀則地區設立地級日喀則市,翻開了日喀則輝煌燦爛的新一頁。
翻開歷史,我們知曉,1951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西藏工作委員會日喀則臨時工作委員會(臨時分工委);1965年9月,中共日喀則分工委更名為中共日喀則地區委員會。
12月6日,來自日喀則地區十八縣(區)的300多名黨員代表肩負著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帶著一年的辛勞,帶著希望和憧憬,齊聚一堂,共謀日喀則新發展,共繪“打造發展穩定先行市”宏偉藍圖,共寫輝煌新篇章。
撤地設市,對于日喀則來說,是一個可以稱之為里程碑的大事。不僅是行政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更是加快工業化進程、提高城鎮化水平的重大舉措。
撤地設市,有利于日喀則區域優勢的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的深度轉化、開放水平的更大提升、調控能力的全面提高、經濟實力的極大增強,為日喀則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新的空間,帶來了巨大機遇。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吉隆縣代表團團長、縣委書記帕珠告訴記者:“我們要抓住撤地設市與吉隆口岸擴大開放的難得機遇,大力宣傳吉隆;加大邊境互市貿易,讓更多的邊民參與進來,共享發展成果;充分挖掘開發旅游資源,做大做強旅游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資金參與到邊貿、旅游中來,真正實現邊貿強縣、旅游富縣。”
隨著區域之間競爭的日趨激烈,慢跑會被甩在后面,小跑也會越拉越遠。“我們必須知不足而奮起,揚優勢而直追。”桑珠孜區代表團團長、區黨委書記王波向記者講到:“今后兩年,桑珠孜區的新標桿是確保在今年的基礎上力爭實現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3%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以上、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據來自仁布縣代表團的吉德加介紹,近兩年來,仁布縣先后爭取投入資金400多萬元,積極配強縣里的醫療設備,改善醫療服務環境,培訓醫療工作者,效果顯著。未來幾年,仁布縣將以醫療梯隊建設為抓手,繼續實施“11873”工程,全面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水平,逐步提高藏醫藏藥服務比例,盡量滿足廣大患者的服務需求。
面對新的一頁,謝通門縣代表貢嘎老師希望,所有適齡兒童都能按國家要求入學,全地區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得到改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培養出更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競發,奮勇者當先。
站在新起點,把握新機遇,地區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攻堅克難,拼搏爭先,為日喀則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奮斗,開啟日喀則新征程!(記者陳志強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