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西藏自治區120急救中心外科急診室每天都會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故。12月8日,外科急診室的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忙碌著。當天下午3時30分左右,外科急診室忽然來了一名女子,她說自己被電動車撞了。外科急診室值班醫生孫醫生介紹:“這是今天第三起因電動車引發的事故了。”
接二連三
3位市民被電動車撞傷
12月8日,西藏自治區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忙碌著。下午3時30分左右,一名男子急匆匆地跑進了西藏自治區120急救中心掛號,一名女子在后面一瘸一拐地慢慢向前挪著。看起來這名女子的左腳傷勢比較嚴重,左腳的靴子半敞開著。記者了解情況后得知,這名受傷女子姓劉,是被電動車撞傷的。
下午掛急診號的患者并不多,男子掛完號后,趕緊扶著劉女士來到外科急診室。當時,孫醫生正在外科急診室值班,于是簡單詢問了一下當時被撞的情況。“過馬路的時候,被他騎電動車撞了。”劉女士指著剛才幫忙掛號的男子生氣地說。
原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事發時正值下午上班高峰期,劉女士正在過馬路,突然一輛電動車將她撞倒在地。“當時,他把電動車開得特別快,我被撞倒后,他也摔倒在地上。沒想到他把車子扶起來后,說了句對不起就要走。原本沒多大的事兒,只是沒想到他起身就走,這種態度讓我非常生氣,所以就要求他帶我來做檢查。我有工作,不會訛他的,就是對他的態度非常生氣。”劉女士提起這事兒,還是有些生氣。
在簡單的檢查之后,孫醫生讓劉女士去拍個片子。過了一會兒,劉女士和騎電動車的男子拿著片子回到外科急診室,經診斷后并無大礙。孫醫生建議劉女士近期少運動,還叮囑騎電動車的男子要騎慢一點,保證安全。“這已經是今天第三位被電動車撞傷的患者了,這位大姐還算是幸運的,之前兩位傷者的傷情都比較嚴重。”孫醫生說。
擔心病患
醫護人員表示能理解
記者了解到,前兩位傷者年紀都比較大,傷情稍重。“其中一位傷者是位老大爺,在外出買東西時被電動車撞了,致使左肩骨折。我們原本想勸老人家住院治療,可是他說兒媳婦有孕在身,兒子工作又比較忙,家里不能沒人照應。多番勸告未果的情況下,我們給他做了處理,讓他回家多休息。”孫醫生告訴記者。
“另一位傷者是位老阿媽,由于摔到頭部,導致眼眶處流血。按照正規程序,她應該先去影像科做掃描。可能因為當時影像科病人比較多,等待結果的時間有點長,家屬有點不耐煩,就沖我們醫護人員吼了兩句。”急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當時,我們已經對老阿媽的傷口做了處理,也安排了病人休息。由于拍片結果需要時間等待,再加上老人身體素質確實不如年輕人,所以家屬比較著急,當時的情況我們也能理解。”
當天下午,撞傷老阿媽的電動車駕駛員的家屬也來到了西藏自治區120急救中心外科急診室了解情況。
天氣轉冷
大家開車時多注意點
孫醫生說,天氣逐漸轉冷,人們都想早點回家暖和暖和,騎電動車的人也難免加速,再加上穿著厚重,尤其是戴著厚帽子,過馬路時不方便左右觀察。如果騎車速度過快,可能看到行人也來不及反應。而且電動車沒有聲音,有時根本不會引起路人的注意,所以行人也不會察覺,如果電動車速度過快,路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撞上了。每年入冬后,電動車撞上行人的事例時有發生。
孫醫生對如何處理撞傷做了簡單介紹,在發生事故后,一定要第一時間查看傷者,如果出現昏迷、意識不清醒的情況,要盡快與急救中心聯系,并采取簡單的急救措施;如果出現骨折的情況,就要讓傷者受傷的位置保持最合適的狀態,在傷者能活動的情況下,盡快將傷者送往較近的醫院進行檢查、處理。
“雖然現在醫療條件很好,但是希望電動車、機動車的司機平時都能開慢一點,給自己和路人的生命安全多一份保障,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如果發生事故,輕則受傷,重則致命,這些都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孫醫生說。
原標題:一天內 “電驢兒”撞傷3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