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中國首條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區修建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這標志著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開啟朝發夕至的“高鐵生活”。
當日上午10時50分許,在數百民眾矚目下,蘭新高鐵首趟“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從新落成的蘭州西客站駛出,像“離弦的箭”一般呼嘯著奔向近180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
“非常激動,有點緊張!”臨發車前半小時,蘭新高鐵開通運營后發出的首趟動車001號司機潘玉禮坐在駕駛艙里顯得百感交集。他說,“高鐵”、“動車”這些此前對西北民眾而言陌生的詞匯將成為歷史。
全長1776公里的蘭新高鐵貫穿甘肅、青海、新疆,全線設39個車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鐵。蘭新高鐵設計最高時速為250公里,從蘭州出甘到達西寧、烏魯木齊的列車運行時間縮短近一半,“6小時進青出甘入疆”成為現實。
“從蘭州到烏魯木齊,古人騎駱駝需要花費兩個多月的時間,目前普通列車至少需要20小時才能抵達,而乘坐高鐵的時間縮短近半。”中國網民感慨道,盡管青海、新疆兩省區相鄰,但是長期以來沒有一條鐵路相連,此前兩地互動必須繞道蘭州,蘭新高鐵使兩地實現“直接握手”。
據了解,歷時5年工期的蘭新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克服線路穿越戈壁荒漠、沿線極端天氣多發等困難,攻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祁連山隧道群施工、嘉峪關古長城遺存保護、穿越國家級唯一的安西及荒漠自然保護區和防風工程建設等多項世界性鐵路建設難題。
“這些‘世界之最、全國之最’的背后,凝結著中國鐵路建設發展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國高鐵建設發展的最高水平。”蘭州鐵路局客運處處長李金海這樣定位蘭新高鐵的跨時代意義。
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蘭新鐵路不僅完善了中國西部鐵路網,大大提升亞歐大陸橋鐵路通道的運輸能力,增進西北地區與華北、華東和西南地區的交流,而且對構建中國向西開放新平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產生深遠影響。
有專家指出,中國西北煤炭、有色金屬、石化和大量農副產品對鐵路運輸的依存度較高。但蘭新鐵路既有線目前是客貨混跑的線路,在客貨運輸旺季,客貨運量基本飽和。蘭新高鐵開通后將使客貨運輸分離,蘭新鐵路既有線將作為貨物運輸專用線,運輸能力將得到釋放。
記者注意到,除已實現通車的蘭新高鐵之外,正在加緊建設中的蘭渝鐵路和寶蘭客專等鐵路線亦令內地民眾頗為期待。尤其是預計于2017年完工的寶蘭客專將使烏魯木齊與北京實現高鐵聯通。屆時,二者間鐵路客運時間將由目前41小時壓縮近半。
原標題: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 西北三省區開啟“高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