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洋河風光 韓相澤攝
記者:林芝地區旅游業成為全區的一面旗幟,請專員介紹一下林芝地區旅游業發展戰略的實施情況。
卓嘎:林芝地區山川秀美、歷史悠久,具有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林芝地區有馳名中外的世界最深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有中國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有能同瑞士比美的魯朗田園風光帶,有國家4A級景區巴松措。林芝地區平均海拔3100米,印度洋暖濕氣流順雅魯藏布江峽谷逆流而上滋潤著兩岸沃土,全地區雪山峽谷、原始森林密布,立體性氣候使林芝地區呈現出壯觀和秀美相互交織的自然風貌,另外林芝地區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工布文化,門巴、珞巴風情,這一切都使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沉醉不已。
長期以來,林芝地委、行署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緊緊圍繞建設西藏生態旅游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精心培育旅游市場,走出了一條符合林芝實際的旅游業發展路子,特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和林芝機場通航,為林芝旅游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廣東、福建援藏平臺,也為我們大力推介林芝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林芝全地區接待國內外游客15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1.1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3.8倍和11倍,旅游收入占到全地區GDP的20.7%,真正成為林芝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立足實際,牢牢把握對林芝地區旅游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五個抓手,不斷促進全地區旅游業快速發展:一是大力實施旅游精品工程。重點規劃建設了尼洋河、帕隆藏布、雅魯藏布三個風光帶和雅魯藏布大峽谷、巴松錯、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等七大景區,成功開辟尼洋河朝圣之旅、香巴拉夢幻之旅、峽谷神山探秘之旅等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先后建成巴松湖、魯朗、大峽谷入口、南伊溝等4個國家AAAA級景區;二是大力優化旅游發展環境。軟件方面,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成立了由37個部門組成的旅游發展協調委員會,為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政策和組織基礎。硬件方面,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改善旅游通達條件和城市旅游功能,目前全地區已建成旅游公路1500多公里,賓館飯店床位10000余張,年接待能力達到290萬人次以上,保證了游客“進得來、住得下、游得好、買得到、走得了”;三是加大旅游宣傳促銷。以“神奇西藏.醉美林芝”、“暢游西藏從林開始”為宣傳口號,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借助報紙、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平臺全面展示林芝獨特旅游資源。先后在27個省市設立林芝旅游咨詢處,使林芝旅游客源由廣東、四川、云南、重慶等傳統市場逐步擴大到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西部和港澳臺地區。另外,通過打造三月桃花文化旅游節、十月雅魯藏布大峽谷文化旅游節等節慶品牌,米林藏醫藥暨珞巴民俗文化旅游節、工布江達巴松措民俗文化旅游節、波密松宗賽馬節,積極搭建旅游宣傳平臺,充分展示林芝秀麗風光和厚重歷史文化,推進林芝旅游又好又快發展;四是大力拓展旅游合作機制。以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建設為契機,加強與云南、四川以及昌都等周邊省地交流合作,資源共享、形成合力。瞄準主要客源地,構建與廣東、福建、四川、重慶等省市的旅游合作機制。積極推動旅游企業間的合作,在景區規劃、開發、營銷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五是大力實施旅游富民戰略。始終堅持“開發一個景點,建設一個景區,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原則,積極鼓勵引導農牧民參與旅游業,使一大批農牧民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截止目前,全地區直接從事旅游服務的農牧民群眾達到1800余人,年人均增收2577元。
總體來看,目前林芝地區旅游業發展迅速,前景廣闊,旅游市場規模、接待能力位居全區前列。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和內地發達省市相比,我們在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改善旅游軟硬件環境,規范旅游市場等方面的任務仍很艱巨。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要求,把旅游業培育成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到2015年,實現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達到24億元,全力把林芝地區打造成為全國旅游目的地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藏生態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