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晨農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農副產品加工、貿易的民營公司,每年一億多元的產品,有一半以上出口到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傳統上,貿易的最終結算均采用美元結算。
公司的總會計師黃鳳妹說,對于我們企業來說,從原材料采購,生產成本支付,都使用人民幣,不管是什么貨幣,都要兌換成人民幣,二次兌換的成本,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她說,一般說來,從訂單到生意結算,有近半年的周期,期間匯率的變化,常常使我們企業蒙受損失,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損失就更大了,年損失率在5%--10%。
東盟自貿區建設以來,首先在農產品方面實行了零關稅政策,在云南象晨農這樣的與東盟貿易的小公司,有許許多多,都免不了結算中匯率的困擾。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幣的穩定以及信用度的提高,進出口企業都在呼喚有利于貿易和投資便利的“人民幣結算方式”。
7月27日,云南省正式開始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工作,并于當日成立了“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
云南省省長秦光榮說,云南毗鄰東盟多國,在日益擴大的邊境貿易中,其實早就開始了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方式,人民幣結算在近年的邊貿中已經達到了90%以上。中央政府批準云南建立人民幣結算金融平臺,不僅符合云南的客觀現實,還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對東南亞大通道建設。
在開通和掛牌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杜金榮說,自2009年以來,國家在廣東、上海實行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效果很好,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的歡迎,2010年6月,國家將試點工作推廣到包括云南在內的20個省、區、市,其意義十分重大,貿易投資的便利化,是大勢所趨,這是中國在遵循國際結算一般規則和慣例的基礎上,人民幣采取國際主流結算模式的有益的嘗試。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吳家春)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