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類疾病納入云南省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圍
今年,全省范圍內的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終末期腎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8類疾病被納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圍,由新農合資金按總費用70%報銷。
2012年全省新農合和衛生服務工作會昨日召開,今年要在1/3以上的統籌地區,開展血友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結腸癌、直腸癌等12類重大疾病的醫療保障工作。并繼續在楚雄、紅河、臨滄開展試點。
關鍵詞:
門診報銷封頂線由200元提到300元
2012年全省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290元,這是新農合啟動以來第五次提高籌資標準。截至目前,全省新農合參合人數達34673萬人,參合率達到了96.52%。
國務院和衛生部要求,今年要普遍推行門診統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醫藥費用補償比例達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萬元。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今年云南省的補償方案要求門診費用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門診報銷封頂線由200元提高到300元。全省鄉級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要達到80%~85%;縣級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0~75%;州市級住院報銷比例達到50%~60%;省級住院報銷比例達到45%~55%;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6萬元,州市和省級報銷比例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
關鍵詞:
支付方式 門診支付以總額預付為主
“在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上,云南省創造了‘祿豐經驗’,今年全省要將支付方式改革作為新農合的一個重點環節加以推進。”省衛生廳副廳長張寬壽說,年內要在全省90個以上的縣(市、區)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
在門診支付方式改革上,以總額預付為主,住院支付方式改革以按病床日付費、按病種付費為主。今年以前只開展了門診總額預付改革的地區,要全面啟動住院支付方式改革,著力擴大對醫療機構和病種覆蓋面,實現對醫療服務行為的激勵約束作用,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年內鄉鎮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全部完成新農合信息系統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接口改造,尤其是省級定點醫療機構,若在今年底不能完成接口改造工作,將視為自動放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關鍵詞:
基層保障 妥善解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
深化醫改以來,特別是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部分鄉村醫生面臨著收入下降、服務轉型、養老堪憂、身份尷尬的境地。
對此,張寬壽表示,在深化醫改工作中不能忽視鄉村醫生在養老保障、提高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合理訴求,要切實保障鄉村醫生待遇。嚴格落實“省級財政每人每月補助200元,州(市)、縣(市、區)財政對鄉村醫生每人每月補助水平,貧困地區不低于150元、發達地區不低于100元”的規定;將40%左右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鄉村醫生承擔,并劃撥相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把在村衛生室實施一般診療費與新農合門診總額預付相結合,村級門診統籌基金規模應不低于門診統籌基金規模的50%。各地還要注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鼓勵各地為老年鄉村醫生發放養老補貼,解決鄉村醫生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享晚年。
云南9所縣(市區)級醫院列入國家改革試點
國家衛生部已將安寧、尋甸、祿勸、石林、嵩明、宜良、晉寧、富民、呈貢列入今年縣(市區)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即將出臺的《昆明市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將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以改革補償機制為切入點推進縣級醫院人事、編制、分配、價格、支付制度、監管等綜合改革。
據悉,昆明市現已辦理1478名醫師多點職業,人員呈現出向基層流動的形勢。對承擔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保健職能的醫院按人均3.5和2.5萬元/年安排政府經常性補助。此外,今年市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按藥品采購總金額的10%取消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推動基本藥物制度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常態化運行。(王云)
來源:春城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