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河道干渴難耐 滇池水位已下降40厘米
●異龍湖水位降到20年來最低
●撫仙湖水位降到10年來最低
●全省各大高原湖泊水位不停下降
●那么滇池的情況又如何?入滇河道情況又如何?
記者走訪了盤龍江、金汁河、大觀河、船房河、采蓮河等主要入滇河道,發現大觀河水位沒有明顯變化,但水量已不如從前。盤龍江水位則下降近20厘米,船房河、采蓮河岸邊的石頭已經裸露在外,而金汁河則已徹底干涸了。河道水量的減少,流入滇池的水也少了。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滇池水位已經下降40厘米,庫容減少了1.2億立方米。
盤龍江 水位下降近20厘米
盤龍江,由北向南縱穿昆明城而過,最終在昆明南郊匯入滇池,全長105公里,是昆明市入滇河道中最大、最長的河道。古往今來,盤龍江一直如一條碧光閃爍的長龍,奔騰縱貫于云南紅土高原上最富饒美麗的昆明壩子,注入煙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哺育著一千余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人們。
如今,經歷了連續3年干旱之后,盤龍江源頭的青龍潭已經干涸。在小菜園立交橋附近的盤龍江流域,河道寬闊,河水蜿蜒流淌。記者在河岸邊認真查看,發現目前河水水面與之前岸邊留下的水位痕跡相差一塊河堤石的高度,將近20厘米。
金汁河 已干涸近3年
在昆明的眾多河流中,金汁河與盤龍江同屬于盤龍江水系。目前,金汁河更多承擔著泄洪的功能。在拓東體育館附近詢問,很多市民都不知道金汁河在哪里,最后是一位70多歲的熱心大爺帶記者在拓東體育館、東站附近找到了這條河流。
記者從董家灣菜市場后面,往下走了大約兩公里左右的距離,整段河流都已干涸。下到河道內,整個河底已經完全硬化。據附近的一位保安介紹,這條河已經干了快3年,即使是七八月雨季來臨,水深也只有二三十厘米。
大觀河 水流量大不如前
大觀河全長3.7公里,從篆塘起,經大觀樓流入草海,一小時左右即可走完全程。
記者從篆塘公園一直走到大觀公園附近,沿河遍布柳樹。河岸邊的石凳上,很多人在休息。晚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喜歡來大觀河游玩的市民,他們都說,大觀河的水量不如從前了。在篆塘公園閑逛的張大媽說:“大觀河雖然還有水,但是比以前還是少多了,以前蹲在岸邊伸手還能觸到水面,現在根本不可能了。”
船房河 河水淹不到小孩膝蓋
船房河也是流經昆明主城區的一條入滇河流,發源于圓通山,上游叫蘭花溝、下游叫船房河,流經船房村、陽光小區、鄭家河村等地,最后在新河村注入草海,全長11.8公里。從和清村大橋到船房社區大約兩公里,越往船房村走,河水越淺。中午時分,記者來到船房社區文化長廊附近,很多孩子在河里玩耍。一個高一米左右的小孩在河道中央玩耍,河水還沒淹到小孩的膝蓋。
河邊樹干上貼著“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的字樣,可以想象,曾經的船房河很深。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這里的水比以前少了很多,水位下降明顯。
采蓮河 水中石頭裸露在外10厘米
采蓮河全長11.2公里,起點是螺螄灣,流經豆腐營、盧家地、李家地、大壩村,最后流進滇池,是入滇的重要河流之一。
記者沿采蓮河小區往北走了幾公里,河水很清,兩岸的綠化也非常漂亮。在河道附近住了幾十年的居民介紹,這條河的河水受污水處理廠水閘控制,所以雖然干旱,水量變化卻不明顯,但曾經淹沒在河里的石頭今天都裸露在水面上,水位下降約有10厘米左右。
螳螂川 河水減少可見河底水草
螳螂川,系金沙江支流,全長252公里,是滇池的唯一出口。
日前,晚報記者從昆明市滇池水利管理處沿螳螂川往下游走,直到老街大橋附近。河水還在流淌,但是水流不大也不急,能夠很清晰地看到河底的水草。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河道清淤。在一旁施工的工作人員說,現在水少了,只用堆起大約一米多高的沙袋就能將水堵住了。
滇 池 庫容減少1.2億立方米
如今,35條主要入滇河道,一個出水口,水位都降了很多,有的都已經干涸了。這對滇池產生了多大影響呢?
記者來到滇池,在滇池草海和外海交界處,水位下降明顯。水位掉下去了一大截,裸露的大石頭上纏繞著已經枯死的青苔,岸邊出現一條鵝卵石灘,原本沉沒于水中的巨大石頭也露出了水面。守候在滇池迤海碼頭的一男子告訴記者,“水位降了,水也少了。”他和另一同伴指著矗立水中的支撐鐵桿介紹,“水位從3年前就開始下降了,你看,鐵桿都只有一小截在水里了。”
在海埂公園游玩的陳女士跟記者講述自己小時候到滇池的情景,一臉笑容,她說以前的滇池水又清又多,在岸邊就可以摸到滇池水了,浪打過來,水還能淹沒雙腳,現在水位線都離岸邊好遠了。
在呈貢、晉寧等地,原本淹在水里的石頭,也露出了腦袋,岸邊留下了一圈一圈的水位下降痕跡。滇池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最新數據顯示,滇池受連續干旱的影響,水位已經下降了40厘米,庫容也減少1.2億立方米。
據介紹,在兩年前,滇池水位降到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下降1米左右,庫容減少兩億立方米。今年干旱比往年更嚴重,降雨量只有平均年的一半,蓄水嚴重不足。水位下降幅度小于去年,主要是因為滇管部門從去年開始進行閘門控制,提早采取了種種措施,進行蓄水,否則,今年的蓄水量不止減少1.2億立方米。
相關專家介紹,水位下降,一方面是對于淺水區的植被恢復有好處,另一方面是水蒸發大,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濃度會增加,富營養化加重,水溫升高,加快藍藻生長的速度,同時,水溫升高容解氧下降,不利于魚蝦生長。(管弦 張玉菊)
來源:春城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