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山路守護孩子 云南云縣五老教師山區從教數十年
原標題:陡峭山路守護孩子 云南云縣五老教師山區從教數十年
“五個老教師愿為大山孩子守山村。”日前,記者驅車前往云南云縣后山小學采訪時了解到這個故事。
后山小學是茂蘭鎮唯一一所不通公路的小學,離祥臨公路四公里,其中,有兩公里是盤旋崎嶇筆直的山路通向白云深處。在祥臨公路旁下車后,磕磕碰碰行走在山坡上,1個小時后才到了采訪的后山小學。進入小學,看到的學校是一幢建蓋于1964年搖搖欲墜的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樓房。迎候我們的是五位滿頭銀發的老教師及一至五年級的56名小學生。五位老教師分別是:字家勝57歲、字憲周57歲、字華周55歲、字美章54歲(女)、字永華54歲。其中,字家勝、字華周、字永華三教師妻子都在農村務農,字憲周、字美章兩老師是夫妻。因他們五位教師都姓字,且全部是后上村委會本地人,當地村民親昵地稱他們為“自家的老師。”
交通不便校舍年久失修
“五老”教師從事小學教學的最長的達三十六年,最短的也有三十四年,他們都輾轉在本鎮的山村小學來回任教。而且在教學中都任班主任,其中,有一位老師十二年在過一師一校工作,三十二年任復式班教學。
“五老”教師在山村的鄉親和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他們走家串戶,了解每一個孩子,踏遍了服務的村民小組每一個溝溝壑壑,給鄉親們的心中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
“五老”教師最先到后山小學任教的教師是在1978年,最遲的教師也在2008年到了后山小學任教。也先后有10位外村的年輕教師分進了后山小學,但因學校交通不便,環境艱苦,千方百計找關系說情,最長的在了五年后全部調離的了該學校。
后山小學服務著6個村民小組的學生,由于教室不夠,“五老”教師就帶領著全校的學生,找來樹條,拉上花色塑料布,把原來一大間的教室隔成幾小間來增加教室,最小的一間教室不足15平方米。簡易教室的隔音是談不上的,這個班上課的內容,隔條一邊那個班級總是聽得一清二楚,只能采取這邊講課那邊做練習。若這個班的學生沒有橡皮擦,透過樹條縫隙就能從另一個年級的學生那里拿到,看著是多么讓人感動又揪心的畫面。
學校因年久失修,學校已成危房,學生上下樓都要放輕腳步,若腳步放重了,灰塵就會從稀松的樓板縫中傾瀉而下,真可謂:“學校瘦骨嶙峋、教師白發蒼蒼”。后山小學除了一幢危房土木結構教學樓外,還有一間不足80平方米的小平房用作教師值周及學生食堂。
教師、學生無法住校,教師與學生都只能一起跑學。每天拂曉,教師們就會邀約起學生一起奔向學校,下午五點,教師又牽起小學生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就是這樣的環境下,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五星紅旗總是在五位老師和可愛的孩子們嘹亮的國歌聲和注視中緩緩升起,并在校園中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