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長頸鹿
近日,云南石林龍暉野生動物科研中心來了一群新朋友,三頭長頸鹿和四匹斑馬正式“落戶”石林。
為了迎接非洲長頸鹿斑馬,石林龍暉野生動物科研中心早就為它們建好了70㎡的斑馬館和273㎡的長頸鹿館。由于長時間的運輸,這群活蹦亂跳的小家伙在狹小的箱子里很是憋屈,剛一落地,便迫不及待地四處游逛,欣賞自己美麗的新家園。
據科研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引進的斑馬和長頸鹿均處在幼年時期。三頭長頸鹿全部為非洲進口,一雄兩雌。在來石林之前,它們已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經過一年的馴養和適應。“與杭州相比,石林的天氣相對干燥,但長頸鹿的原生地非洲氣候也比較干燥,相信它們會很快適應這邊環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據了解,由于長頸鹿對溫度的適應能力有限,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情況下,科研中心將考慮用變頻空調給長頸鹿取暖。“只要能順利熬過今年冬天,它們的生存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工作人員說。
與長頸鹿相比,這次引進的兩雄兩雌共四匹斑馬則為“自主生產”。據悉,這四匹斑馬全部為杭州野生動物有限公司繁殖馴養。斑馬耐熱亦抗寒,對溫度和氣候的適應能力較強。記者發現,斑馬館里沒有門、窗等任何保暖措施。“它們能夠很好的生活,流通的空氣對它們的健康最有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隨著長頸鹿和斑馬的入住,又為石林龍暉野生動物科研中心對瀕危珍惜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增添了新課題。
石林龍暉野生動物科研中心的建設,旨在開展瀕危珍惜野生動物遷地保護的研究,為瀕危珍惜野生動物的遷地保護積累經驗,拯救瀕危珍惜野生動物,實現瀕危珍惜野生動物的可持續利用。按照園區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科研中心將引進長頸鹿、斑馬、火烈鳥、獅子、獵狗、猩猩等100只。屆時,該中心將能為動物科學家提供開展野生動物研究的場所和空間,吸引有關專家到中心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同時為公眾提供了解野生動物相關知識的場所,引導人們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通訊員 黃俊 張繼文 記者 李映青)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