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慶州長黃政紅:旅游開發是生態保護最好的途徑
8月2日上午,“美麗云南、和諧迪慶”專場發布會在昆明舉行。發布會上,云南迪慶州委副書記、州長黃政紅表示,生態建設和旅游開發相得益彰,更好的鞏固了迪慶作為東南藏區生態屏障作用。
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為支持國家基本建設,迪慶的原始森林曾被大量采伐。1998年國家停止天然林采伐后,迪慶經濟瀕臨崩潰。對此,迪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用好、用足、用活“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和“香格里拉”涼快世界級品牌,致力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確定了“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的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迪慶從木材財政逐步轉向以旅游、生物資源為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以國家公園模式積極發展高原特色旅游。過去農民直接砍柴作為燃料,現在以電代柴,讓人下山、讓樹上山,成為迪慶的一大特色。
黃政紅表示,旅游開發對會帶來一些影響,但是旅游卻是生態保護的最好的途徑,迪慶的經驗驗證了這一點。藏族的房子一般要150立方米的木材,如果旅游接待則會更大,需要500-600立方米木材,目前迪慶也正抓緊采用可代替材料。他也希望國家對兩江上有環境保護出臺相應政策,建立和完善國家生態補償機制,將迪慶國有林、集體林和其他生態林全部納入生態效益補償范圍,并逐步增加生態補償專項投入。 將迪慶納入兩江上游生態修養生息區、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和生態環境治理重點區,增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投入。
“人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讓他們下山,樹要上山,需要老百姓有能力有錢種樹,加大對項目資金方面的支持最關鍵,請求國家對城鎮化的推進加大投入,迪慶過去在基礎設施上有很多的不足”。
迪慶努力打造生物產業,在迪慶建立青稞、葡萄產業,前幾年青稞供應不上,不僅僅在高海拔生產青稞,最近在壩區、河谷推進青稞種植建設,去年河谷、岸區的青稞產量達到8000噸,青稞這樣的高原農作物對人體非常好,遠景是光明的。迪慶已經引進法國著名酒莊,3年后世界級的紅葡萄酒將在云南產生,黃政紅自豪地說。(記者 李映青 胡永啟)
實習編輯 黃金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