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為1300名孩子架起暖冬愛心橋
11月21日,云南省怒江邊防支隊與生活新報社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架科底鄉聯合舉行“冬暖2013”大型公益活動,為架科底中心學校的1300余名孩子送去了價值50余萬元的衣服、棉被和文具,讓他們在冬天不再感到寒冷。
在愛心物資發放現場,三年級學生李文平特別引人注意,單薄的衣服,拖著拖鞋,凍得發紫的臉上仍然流露著燦爛的笑容,當邊防官兵將愛心物資發放到他手上時,他笑著說:“感謝邊防叔叔和社會上的好心人,今年冬天我再也不用穿拖鞋了,我腳上的凍瘡也會慢慢好起來。”
“一件衣服、一雙鞋子、一床棉被,不但溫暖了孩子們的身體,也溫暖了孩子們的心,邊防官兵和社會各界的好心人關注我們這些貧困孩子,他們的善舉將會在孩子們心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鄉黨委政府也將主動作為,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們上學創造更好的條件。”得知50余萬元的愛心物資發放給架科底的孩子們,架科底鄉鄉長趙輝聞訊趕到,與孩子們一起分享著這份溫暖。
據了解,此次發放的愛心物資是怒江邊防支隊與生活新報聯合資助邊疆困難兒童以來發放的第一批物資,生活新報與怒江邊防支隊還將繼續保持聯系,多渠道探索拓展為邊疆貧困學生提供愛心幫助,建立共同幫扶邊境地區困難學生的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云南省怒江邊防支隊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主動謀劃關愛困難弱勢群體新舉措,以“雙百幫扶工程”為突破口,開展“N+2對1”幫扶活動(即:發動、凝聚社會愛心力量,以認領的形式,加上支隊一名正營以上干部和轄區一名社區民警,幫扶一名困難兒童或困難殘疾人)。
怒江州位于祖國西南邊陲,受特殊地理條件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落后,地方經濟發展滯后,是典型的集邊疆、貧困、民族、宗教為一體的貧困州。近年來,隨著邊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變,但仍有部分學齡兒童因家庭貧困,導致缺衣少食,上學受阻。(通訊員 謝國強 周雨燃 蒙枝軍)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