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綠色經濟”繪制發展新藍圖 ——專訪云南普洱市長錢德偉
普洱,是“春城中的春城”,該市正著力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培育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林產業和休閑度假養生基地四大產業,全市90%以上的經濟是綠色GDP。把普洱建設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兵,讓百姓共享生態福利。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云南普洱市市長錢德偉接受了《中國日報》的專訪。
去年10月,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獲批,成為全國唯一的一個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錢偉德表示,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正在做前期工作,很快將啟動建設。預計5年初見成效,到2020年實現示范的目標。
錢德偉稱,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最重要的是產業發展,普洱在產業選擇上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目前,普洱招商處在爆滿期,已從引資向選資轉變,將重化工、冶金等污染的產業拒之門外。
錢德偉指出,普洱重點發展現代生物產業,包括普洱茶、咖啡、制藥、生態有機食品等。普洱有無污染的空氣、水、土壤,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普洱是普洱茶的故鄉,計劃用10年到20年的時間,普洱茶的銷售量達到1000億元,從傳統的飲品向保健、美容等功能飲品升級轉變,結合科技和工業,把傳統產業發展為一個現代產業。
“普洱在發展中堅持合理有度的開發,不走過去的老路、彎路、斜路,而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錢德偉說。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錢德偉告訴記者,普洱建立沒有圍墻的“研究院”,吸引高層次專家為普洱服務,“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同時培養本土人才,鼓勵、支持、引導當地職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隊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7日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云南代表團時指出,云南生態環境基礎較好,要圍繞“綠色”做文章,把特色產業做強做優。錢德偉認為,“綠色經濟”為普洱發展繪制了新藍圖。
普洱較早提出了“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理念,率先在全國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嚴控新建高耗能項目。高舉生態文明建設大旗,著力轉方式、調結構,率先探索綠色發展之路,奮力把“妙曼普洱”建成“美麗云南”的綠色窗口。
目前,普洱市累計建成16個自然保護區、6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6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64.9%提高到2013年的68.7%。按照綠色經濟的要求,普洱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錢德偉總結說,普洱可以用氣候舒適指數最高、空氣潔凈度最好、負氧離子濃度最高、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少數民族文化最多元等五個“最”來詮釋,普洱是個連空氣都洋溢浪漫的地方,是一個聯合國環境署官員眼中的“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是一個法國設計大師認為是上帝在心情特色舒暢的時候創造的地方。
據錢德偉介紹,普洱處在低溫度,北回歸線附件,海拔1300米左右,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的溫度在10度——30度,四季溫差小,全年都不需要空調,是一個世人追尋夢想的家園和心靈棲息的居所。
普洱的物種占了近全國的三分之一,有5600種高等植物,有1500多種動物,森林覆蓋率達68.7%,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綠色天然屏障。PM2.5僅有一天超標,這一天就是大年初一,因為大家放鞭炮。負氧離子被稱之為“空氣中的維生素”,普洱主城區負氧離子每立方米高達12500,比國家公布的標準高出12倍之多。
“環境生態是一個地區最核心的競爭力,盡量還自然以自由,放生態一條活路。普洱是人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典范,讓老百姓享受最好的生態福利?!卞X德偉說道。
(記者 郭安菲 胡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