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百姓靠天吃飯,杭州今天出臺一個文件,就是讓老天對菜籃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目前,杭州農貿市場里外地菜占了主導,本地菜只占成交總量的34.77%,每當遇到惡劣天氣,杭州的菜價便隨著漲價,如何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輕些呢?今天,杭州下發《“十二五”期間“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杭州力爭用5年時間,主城區蔬菜自給率達到60%以上、主要畜禽產品自給率達到75%以上、水產品自給率達到75%以上……穩步提高“菜籃子”自給能力,從而保供穩價。
“十二五”期間,杭州每年建設10個左右規模化、設施化的蔬菜產業基地;每年新建3000畝(共新建15000畝),年產高山蔬菜4萬噸以上,有效增加夏秋高溫淡季市場優質蔬菜的供應量。
力爭到“十二五”期末,主城區蔬菜自給率達到60%以上,其中葉菜自給率達到80%以上。今年,杭州將在鞏固提升現有5000畝市級葉菜生產功能區的同時,新建5000畝。
畜禽產品方面,杭州將以保障豬肉、禽蛋應急供應為重點,“十二五”期末全市主要畜禽產品自給率達到75%以上,建設3萬只以上規模的市級肉禽基地(場)30家,確保80萬只肉禽的應急供應能力。
水產品則以保障常規魚供應、滿足大眾化消費需求為重點,“十二五”期間,總放流魚苗達到5000萬尾,大幅增加天然水域漁業資源種群數量,力爭“十二五”期末全市主要水產品自給率達到75%以上。
此外,杭州還將實施“藏菜于棚”、“儲豬于場”、“存魚在塘”的“菜籃子”鮮活產品儲備制度,確保在災期和淡季等“菜籃子”產品供應緊張時期,能迅速組織應急生產和應急上市。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張少虎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