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第一時間調查
學校承認是“低級失誤”,教育部門復查8名學生成績
記者向西湖區教育局了解情況,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已經接到家長的投訴,并和學校取得聯系,根據家長提出的要求重新“復查”了8名學生的成績。
三墩中心小學喻校長也承認,這是學校工作上的低級失誤,他們已經按照程序更正過來,并向家長做了解釋工作。對于家長的反應,喻校長表示理解,同時希望家長能諒解并支持學校做好杭外推薦生工作。
那么,家長能不能查詢其他學生的成績?記者咨詢了杭州市教育局相關人士,得到否定的回答。該人士介紹,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公布學生成績的,只能以“等級”登記,“家長想了解孩子的分數,只能讓校方或者教育部門查詢。根據中高考查分原則,家長是不能提出查詢其他學生成績的要求。”
該人士介紹,查分還有一條原則,批錯了不能改回來,“如果是分數加錯了,可以改回來,批錯了就像足球比賽中的誤判,賽后是不更改的。”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三墩中心小學的杭外推薦名單已經上報,上面還是沒有萬女士女兒的名字。萬女士表示,她對學校的處理結果不滿意,會通過其他途徑為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記者有話說
玩“推薦”,家長最怕“貓膩”
每年杭外推薦是家長特別關注的一件大事,能進杭外讀書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事。為了保證公平,去年曾有杭城小學甚至用上了古老的“抓鬮”法。
自從去年開始,杭外轉為公辦學校,招生模式從“學校推薦、集中測試、擇優錄取”變為“推薦加電腦派位”后,不少小學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成績排序后,采取抽簽,或者像三墩中心小學一樣考核學分外的能力等形式,最終產生推薦名單。不少校長對記者說,做這件事時真的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就是怕家長們質疑是否“公平”。
不可否認,改制后的杭外依然具有吸引力,特別是對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普通小學來說,推薦名額相對較多,加上杭外比較高的錄取概率(杭州老城區推薦生的人數約有200名,杭外目前的招生規模是160人,8成左右的錄取概率),優秀生家長對這一升學途徑比較期待。
把學校里的好學生推薦到好學校,本是件好事情,但如果學校工作做得不細就會變味,家長就會質疑學校的推薦名單是否有“貓膩”。也提醒更多學校,別讓這樣的窘事再犯,否則會成為杭城小學每年推薦上杭外期間的一種“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