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攪局 在線基因技術服務繞過法律壁壘
基因測試僅僅是基因革命的一小部分,下一個目標是使用基因療法徹底攻克各種遺傳病。哈佛大學的魯多夫·坦茲教授目前正利用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Hap
Map)來追蹤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基因突變。
隨著科技的發展,商業也緊隨其后,如今,專業的基因測試往往局限在某些特殊門診,但是互聯網上卻出現了很多在線基因測試公司,提供DIY式的基因測試。“DNA指導”就是這樣一家在線公司,它成立于2004年,公司CEO賴安·費蘭說,這個網站就象一間“虛擬基因門診”,基因測試簡單得就只需遞交一張表格,費用約為200到3300美元,不論你在全球任何地方。“DNA指導”只提供咨詢服務,在測試結果出來后,不會賣給你任何藥物,也不提供治療方法。不過其他的公司就沒這么謹慎了,他們的測試服務只是配角,之后推銷藥品和治療方法才是主要業務。專家稱這些公司需要更加謹慎。位于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醫學中心的亞當·沃夫博格博士說:“這些公司在打擦邊球,在身體檢查和藥品推銷之間已經,界限已經非常模糊。”
設計嬰兒 倫理尚在論證,技術已經先行
人們不僅關注自己的健康,還希望把遺傳病從家族中剔除出去。今天,利用一種叫做“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診斷”(PGD)技術,即使是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夫婦,也能生出健康寶寶。但是這種方法非常昂貴,動輒數萬美元,因此尚未大面積推廣。但是,美國遺傳和公共政策中心最近針對生育門診的一項調查顯示,28%的夫婦利用PGD技術來避免成人病,例如乳腺癌和亨廷頓氏病。
卡里和提姆·貝克就是其中一例。卡里的祖父死于亨廷頓氏病,她的母親也于1999年被確診為亨廷頓氏病,因此,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證自己孩子的健康。如今,她的一對雙胞胎,布魯克林和利瓦伊,不用再擔心會患上同樣的疾病。提姆說:“我們非常高興,因為我們做了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保證他們(孩子們)不再經歷這一切。”
英國西倫敦奇斯威克市格林斯曲特夫婦都攜有囊腫性纖維化遺傳基因,為了避免生育的后代也攜帶這種病變基因,38歲的妻子凱瑟琳通過PGH基因篩選技術,利用健康的胚胎懷上了一對雙胞胎,今年10月30日,這對孿生“設計嬰兒”終于順利降臨到了人世,但也引起了巨大的倫理爭議。
現年38歲的凱瑟琳·格林斯曲特和41歲的丈夫杰姆是英國西倫敦奇斯威克市人,夫婦倆都攜有一種囊腫性纖維化遺傳基因,他們此前生下了一對5歲的雙胞胎威廉和莉茲,而莉茲被診斷出患有囊腫性纖維化疾病,該疾病可以引起呼吸困難,縮短壽命,現在莉茲每天要服用16粒藥片,接受兩次30分鐘的物理療法。盡管威廉還未患上這種疾病,但他可能也像父母一樣攜有這種缺陷基因。
然而,凱瑟琳和丈夫杰姆還想生育更多的孩子,為了不讓其他孩子也遺傳他們的缺陷基因,凱瑟琳決定在倫敦蓋爾醫院接受試管受精,通過一種被稱為PGH的最新基因篩選技術,生育出不帶缺陷基因的“設計嬰兒”。據悉,通過PGH基因篩選技術,醫生們可以探查出6000種疾病基因。今年初,醫生通過篩選技術,將幾枚不攜帶囊腫性纖維化基因的健康胚胎植入了凱瑟琳的子宮內,凱瑟琳很快就懷上了一對雙胞胎嬰兒。
今年10月30日,孿生“設計嬰兒”弗里迪和托馬斯終于健康地降臨到了人世。38歲的母親凱瑟琳說:“我們全家人都為弗里迪和托馬斯的到來感到高興。我不想通過普通的試管受精手術懷孕,是因為我不想懷上一個帶有囊腫性纖維化基因的嬰兒。知道新生嬰兒完全健康,我們真的松了一口氣。”
據悉,倫敦蓋爾醫院先鋒性的PGH基因篩選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該技術包括從3天大的胚胎中移除一個細胞,并對細胞中的DNA進行分析,再和父母的DNA進行比較,以確定胚胎是否攜帶父母的缺陷基因。那些不帶缺陷基因的健康胚胎將會被植入母親的子宮中。
倫敦蓋爾醫院遺傳學顧問護士拉什沃德說:“我們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作為歐洲最大和最先進的醫學中心之一,我們希望將來能夠幫助更多的夫婦。”
“設計嬰兒”雖不是克隆嬰兒,但仍然面臨巨大的道德挑戰。《設計嬰兒》一書的作者羅杰認為,孩子同我們一樣,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應該成為設計的對象,我們也沒有資格成為設計者,因為設計標準我們無權去定奪;孩子的獨特性同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這種獨特性首先就體現在其出生時候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