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釋常興其人:家在乾縣,有六畝蘋果園,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1996年妻子去世后在西安臥龍寺出家。
釋常興語錄:“本出為善,心靜如水,我把炒股看成跟自己皈依佛門前在家里賣蘋果一樣。”
8日,西安一和尚釋常興到證券公司開戶買股票。他稱想用賺到的錢做更多善事。這條新聞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記者9日對話當事人,探尋釋常興炒股的原因與其生活。釋常興說,本出為善,心靜如水,我把炒股看成跟自己皈依佛門前在家里賣蘋果一樣。據了解,西安曾有2名和尚炒股被逐出佛門。
炒股和尚一夜成名
走進坐落于西安文昌門內的臥龍寺,撲鼻而來的縷縷花木清香和著信徒們焚燒的檀香味,以及隨風搖曳的樹木好像在悄悄告訴人們,這里是一塊佛門凈地,容不得半點喧嘩。
面對記者,釋常興先是一怔,然后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與施主有緣,又見面了。”當記者告訴釋常興他炒股的事已經見報后,他微微一笑說,“這都是外界的事,你們想報道就報道吧,我已經做的事不怨你們。”
“我的初衷是為做善事”
記者:你現在成了名人了?
釋常興:你們比我更清楚新聞媒體的力量有多大,那都是紅塵間的事,我不在乎那個問題。
記者:有沒有思想壓力?
釋常興:合法的事情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干,我不會回避什么東西。
記者:你打算怎樣應對社會各個方面對你炒股這種行為的評說?
釋常興:我作為一個出家人,可能犯了佛家的規矩,如果有錯,我為自己的行為而慚愧、而懺悔。但我的初衷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做善事。一大早,有一名居士打電話勸我不要再搞這個了,他認為出家人炒股不好。我認為大家的評說都沒有錯,說我對也罷,不對也罷,都出自各人的觀點。我來炒股,這僅僅只是一個“副業”而已,我不會忘記自己的主業是修行。現代化的許多東西都是為了方便人們的工具,不應該認為它是與佛家修行相悖的。
記者:你認為僧人炒股也是在跟隨時代的潮流嗎?
釋常興:你說的大概是與時俱進吧。你不能簡單地認為炒股就是賭博,要清楚地認識到股票市場帶給國家經濟建設的益處,如果用古老的、狹隘的眼光去看待股票市場和僧人炒股這件事,是不冷靜的。本出為善,心靜如水,我把炒股看成跟自己皈依佛門前在家里賣蘋果一樣。
妻子去世后遁入佛門
記者:家在哪里?家里還有什么人嗎?
釋常興:在乾縣。家里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都成家了。
記者:你出家是緣于特別崇拜佛嗎?
釋常興:我的祖輩都信佛,在我年輕的時候就對佛家事理有了了解。我今年整整六十歲,十年前妻子去世之后,遁入佛門。
記者:出家前,你的兒女們都沒有阻攔嗎?
釋常興:那是1996年農歷正月的事,正月十一,我對兒子說要去終南山看我的師傅,在師傅那里住了20多天,后來到臥龍寺時,正好碰到寺里放戒,我問大和尚自己能否受戒時,大和尚說我已經當了十年居士,可以受戒。所以,我是一個由俗家弟子變成比丘(對普通和尚的稱呼)。我給兒子寫了一句話說“對于一個年有五旬的老演員,不必看終場者好”。意思是說,我把人生看做是一場戲。寫好之后,以信件的形式寄給遠在福建的外甥女,又通過外甥女從福建寄往乾縣老家。所以,兒子沒有阻攔的機會。
每天上午炒股
記者:你現在的作息時間如何?
釋常興:凌晨4時起床,4時30分上殿念經,6時以后吃早飯,隨后打掃衛生、燒鍋爐、寫字、聽廣播、自由活動,14時30分上殿念經,一個多小時后開始休息;17時30分參禪靜坐,19時30分吃晚飯,21時30分休息。
記者:你炒股完全靠上午自由活動時間?
釋常興:應該是這樣。
記者:你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
釋常興:大家目前對使用這個新玩意還存在爭議,用它只看看碟片,盡量不用電腦為好。
(編輯:王晶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