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全球食品價格不斷攀高,漲幅已逼近三十年來最高,而且沒有減緩跡象。專家擔心,全球已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食品價格飆升時期。
經濟學家指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供應短缺,部分因為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和氣候變化,以及印度和中國等國經濟不斷增長,推升了小麥、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農產品價格。此外,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農業面臨的一個新挑戰。氣候變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農作物的野生親緣植物滅絕,給幫助這些農作物抵抗害蟲和干旱的寶貴基因源帶來威脅。未來50年,51種野生花生中有超過60%會滅絕,108種野生土豆中12%會滅絕。
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哪個國家不感受到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在美國,調整季節變動后的數字顯示,今年以來價格已經上漲了6.7%,相比之下,2006年全年上漲了2.1%。如果今年余下時間食品價格照此水平上漲,這將是1980年以來最大的年增長幅度。
對此,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路平認為,中國不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太大影響。總的來說,中國在依靠新技術、保持現有耕地面積和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不會面臨糧食危機。他認為目前的價格波動主要是周期性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結構性問題。總的來說是正常和可控的,不會發生超大范圍的價格飆升。
英國4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顯示,該國食品價格年增長率達到6%,是近六年來最高水平,比總體物價上漲率高出2.8個百分點。在歐元區,食品價格上漲相對較低,為2.5%,但仍然比高出物價總體上漲率的速度上升。
在中國,食品價格正在以高出其他商品價格兩倍多的速度上漲,上個月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1%。食品價格年上漲率達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10%。
美國研究機構Bernstein預測,其食品商品指數將顯示今年的價格上漲21%。該指數追蹤食品公司使用的小麥、大麥、牛奶、可可和食用油等農業原材料,今年的數據將是指數近十年前創辦以來的最大漲幅。同時,食品公司已開始將食品價格上漲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但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前景意味著,食品行業利潤可能受到影響,因為該行業將不得不自行消化成本上漲。本月,因為牛奶成本上升,美國巧克力制造商好時食品公司成為首個降低2007年利潤預期的食品公司。上個月,瑞士雀巢公司警告投資者,公司僅靠提升價格無法應對高漲的牛奶成本。
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主管拉克西曼·阿楚坦說:“隨著中國和印度這十年經濟財富的強勁增長,食品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農業面臨的一個新挑戰。世界農業研究咨詢小組22日發布報告稱,氣候變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農作物的野生親緣植物滅絕,給幫助這些農作物抵抗害蟲和干旱的寶貴基因源帶來威脅。報告認為,未來五十年,51種野生花生中有超過60%會滅絕,108種野生土豆中12%會滅絕。德意志銀行的食品分析人士約翰·帕克指出:“食品行業內的擔心正在增加,軟商品價格目前的上漲是結構性而非循環性的。”
市場觀察者警告,未來18個月的食品價格上漲可能給貧窮國家造成嚴重后果,當地的購買力將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