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時任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葉迪生全程陪同鄧小平同志考察天津開發區

鄧小平視察天津開發區時欣然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鄧小平當年在天津揮毫題寫“開發區大有希望”時,摩托羅拉想作為外商獨資企業來華困難重重,頂著“跨國公司進來,民族工業更不好辦啦”的議論,它經歷了從談判到成立5年時間。如今,大批跨國企業云集天津濱海新區……回顧這一歷程,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新舊觀念的艱難博弈---
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
摩托羅拉來了
六月津城,月季盛開。
2008天津手機展圓滿落幕,18000平方米的展廳共設了700個展位,琳瑯滿目、各種功能的手機爭奇斗艷,成為歷屆手機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初,把“大哥大”帶到中國的摩托羅拉,是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如今引領天津成為“手機之都”。從這個展會上獲悉,我國每4部手機中就有1部產自天津濱海新區;全球每10部手機中就有1部產自天津濱海新區。
現任天津濱海新區高級顧問的葉迪生先生,是一位海外歸僑、祖國培養的知識分子,也是一位天津濱海新區巨變的見證人。我們在天津市外事辦公室采訪他,這里是原慶王府,天津最著名的十個小洋樓之一。在他古色古香的辦公室,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幽默地說:“天津過去是洋務運動的發源地,辦開發區就是共產黨領導的‘洋務運動'?!彼v述了摩托羅拉落戶天津的經過,其中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折射出中國從封閉到開放的艱難歷程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新舊觀念的博弈。
共產黨領導的“洋務運動”
要引鳳凰,先種梧桐。葉迪生說,天津開發區艱苦創業,為引進外資打下基礎。他深情地說:“是小平同志改變了祖國的命運,改變了我的命運。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曾先后三次到天津,開啟天津改革開放的大門?!?/p>
葉迪生出生在南非一個華僑家庭,兄弟五個,他四歲時隨家人回到祖籍廣州梅縣,1956年考上南開大學物理系,在學校被打成右派,接受“勞動改造”。1979年春天,父親病危,他趕回廣州,在美國的大哥也第一次回國探親。五兄弟相聚羊城,大哥決意趁國門開放,讓兄弟們移民美國。大哥動員了三個晚上,葉迪生卻堅信,“剛開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必將使中國走上繁榮富強,時下正是國家需要人才的時候,我應當留下來”。料理完父親的后事,他就回到自己的工廠,帶領大家開發新產品。80年代初,他的五十多個半導體新產品,很多用在火箭、衛星、軍工方面,他成為電子工業部科技標兵,江澤民曾當面聽過他介紹研究成果。胡耀邦表揚過他的工作。他還與全國十三位杰出科技專家一起,在北戴河受到鄧小平和其他首長親切接見。
1984年5月,中央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新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應運而生。
正當他奮力拼搏攻關時,市委一紙決定,調他去開發區。
那時他還不知道什么是開發區,心中存有疑慮,在參加第一次管委會工作會議時,市長李瑞環特意把葉迪生留下了。
“聽說調你到開發區工作有些想不通?你懂得改革開放嗎?”李瑞環問。
“我確實不懂。我只懂我的業務?!比~迪生說。
“中央決定在沿海14個城市創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些地方不叫特區,但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天津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就是要打開國門,把世界先進的技術、人才吸引進來,加快我國現代化工業的建設。你是科技人才,不是不適合這個工作,而是你做這項工作很合適!你要轉變角色啊。”李瑞環給葉迪生做了耐心的解釋:“對外開放,舉辦開發區是鄧小平同志親自決策的國家大事,是中國要邁向世界的強國之路,天津過去是洋務運動的發源地,辦開發區就是共產黨領導的‘洋務運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