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獨到
“餐飲業想做馳名商標,不在北京出名就不算成功。”
首推鮮活海鮮宴
初戰告捷的張永舵,很快又走出了自己的第二步棋:經營鮮活海鮮。張永舵發現,盡管威海是一個海濱城市,但因為海鮮上岸后不易存活,那時全市的大小飯店竟然沒有一家在經營活海鮮。于是,1992年5月,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張永舵當年的營銷策略很是大膽——承諾“吃到一個死海鮮,飯店賠償100元”。也正是這種勇氣,使凈雅飯莊在威海名聲大振,“吃海鮮,到凈雅”成了威海人的口頭禪。
“每天清晨4點多我就騎著摩托車到魚市碼頭收購活海鮮,進入廚房的每一個蝦蟹蛤螺,都是經過我親手挑選的。”張永舵回憶道。此外,他還獨辟蹊徑地對飯店進行大幅包裝:請來著名書法家重新書寫店名招牌;請來威海最有名氣的裝飾公司把飯店里外裝飾一新;掛上書法、繪畫、攝影作品;親自召集廚師,對每一種海鮮的配料和吃法,進行調整創新、精制精做……
張永舵再度醞釀起更大膽的想法——進軍省城。當時,恰巧濟南市有關部門想找一個合作伙伴開一家海鮮酒樓,派人到威海考察,并慕名來到凈雅。吃飯時,餐廳領班告知這桌客人:“對不起,您剛才點的清蒸偏口魚,做的時候魚已經死了,如果同意,我們將為您更換一條活的,但這會耽誤一些時間;如果您不同意,我們將按死魚價格收費。”
微服私訪的省城客人們大為吃驚,因為如果不說,不會有人知道那條魚不是活的。這個舉動,使凈雅贏得微服私訪的省城客人們的認可。1998年3月,“濟南凈雅大酒店”出現在濟南市英雄山南路205號。憑借科學管理理念和精益求精的經營,一道道風味獨具的凈雅海鮮菜,大大吸引了濟南人的眼球和胃口:溫拌海參、紅燒翅、紅燒澳鮑、皇帝湯……開張第一天起,濟南凈雅大酒店便匯聚興旺的人氣,每天上座率達90%以上,一躍成為當地最大海鮮酒店。
進軍京城
“每天清晨4點多我就到碼頭收購活海鮮,廚房的蝦蟹蛤螺,都是我親手挑選的。”
8億元打造“美食頭等艙”
張永舵帶著他的凈雅新魯菜雄踞齊魯后,進軍北京成為必然選擇:“餐飲業想做馳名商標,不在北京出名就不算成功。”
挺進北京,張永舵選擇的方式是“用房地產的方式做餐飲”。產品定位高檔海鮮,以膠東海鮮和家常菜為主。第一步就一改租賃店鋪的做法,連貸帶借,斥資兩億元在京城繁華路段一口氣買了三塊地,其中一塊地位于地價頗高的金寶街。當時,張永舵在威海、濟南等地所有資產,不過1億元左右。2億元貸、借款,每個月僅利息就過百萬元。“當時,很多親友都勸我北京第一家店先租賃,快速裝修、開業,快速打開市場,快速讓北京消費者認識凈雅。假如我這么做,凈雅就不叫凈雅了。”張永舵說。
張永舵的想法是,從長期資產增值角度考慮,買比租更合算。此外,餐飲行業打廣告獲取的回報不大,主要仍靠口碑傳播,如果店鋪是租賃的,門店部分價值等于留給房東。為了在京城打響凈雅品牌,必須擁有自己的物業。
2005年7月,籌備了三年,斥資8個多億的輝煌凈雅、黃寺凈雅、金寶街凈雅相繼開業,在京城高檔餐飲布局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強勢。如今的凈雅,已經享有了“京城美食頭等艙”的美譽。隨著北京房地產價格上漲,凈雅在北京的三塊地價值早已翻了幾倍,時間最終證明了張永舵的大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