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放大
過去一周,國際金融市場風云突變。我國A股市場連續第五周收低,上證綜指創近5個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人們擔心希臘債務危機的陰云會不會蔓延至整個歐洲,并演變為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市場的二次探底。
“希臘的問題已經不大了,西班牙的問題更令市場擔憂。”中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胡一帆指出,西班牙經濟占歐盟GDP約12%,今年第一季度的失業率為20%,高居發達國家榜首,另外西班牙對法德等國都有大量債務。如果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再出現大的問題,肯定會對金融市場進一步造成影響。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指出,希臘之后,西班牙可能效仿希臘向歐盟求救,這樣一來,歐盟拯救方案將被逼上必須全面解決歐盟成員國主權債務危機的不歸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第二次下探,要在葡萄牙、愛爾蘭、甚至G8集團之一的意大利的問題顯現以后,才可言‘底部’。”
“現在可以判定歐洲經濟的W形態勢已經定格,并將拖累全球經濟復蘇。”左小蕾認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將潛在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
可以肯定的是,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使得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更加暗淡。由于目前歐盟是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必然會給我國出口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就資金流向而言,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及其蔓延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資金的全球配置。數據顯示,在截至5月5日的最近一周,全球投資者將所持有的歐洲股權基金規模削減了超過20億美元,創下了近一年以來的最大凈流出量。“這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從而進一步加大中國國內的沖銷壓力,加劇流動性過剩與資產價格泡沫。同時,未來短期國際資本一旦集中撤出,可能給中國資產市場與人民幣匯率造成潛在沖擊。”張明認為。
總而言之,希臘債務危機不再僅僅是歐洲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