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深圳未來只能靠創新”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宋立認為,從深圳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雖然和兄弟省市比有一些差距,但還是向好的。“一季度的GDP是11.1%,上半年是11.6%,二季度就是12%以上,和全國不同,全國是逐漸下行的,而深圳是逐漸上行的,電力供應的緊張和全國形成一個反差。”
宋立認為,深圳改革開放30年,前十幾年“吃”的是體制紅利,中國加入WTO之后“吃”的是人口紅利,接下來靠的只能是創新,深圳接下來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力度。“如果說下半年經濟有一些下滑的話,增加項目建設的力度也是需要加大的。”宋立說。
“不是速度問題而是質量問題”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品安表示,深圳未來的問題不是發展速度的問題,而是發展結構和發展質量的問題。“首先,深圳要從特區向國際化大都市轉型,不能再把自己單獨地看為一個特區來考慮,而且應該要把自己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來規劃;其次,就是要改變工業的增長方式,深圳應向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的服務型城市轉型;第三,深圳要向以發展經濟為主到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的城市轉型。
“深圳現在每平方公里產出是4.2億元,這個數字是非常高的了,所以深圳未來的問題不是發展速度的問題,而是發展結構和發展質量的問題。”深圳未來應突出發展高檔的現代服務業,重點打造戰略性的信息產業,進一步拓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發展先進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