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市區一手住宅推盤步伐逐步放緩,部分客戶開始回流二手市場。記者在采訪中介人士時得知,近期有不少“剛需”型買家在置業市區板塊二手房時,頻繁被業主“放飛機”,要么是業主反價明顯高于市場價,令買家無力承接。要么索性“捂盤”不賣,讓誠心購房的買家吃了個閉門羹。究竟這股反價風因何而起?又在哪些區域或板塊愈演愈烈?本期話題與您一同關注。
誠意買家頻遭業主三次反價
從去年12月開始,身邊就有置業市區二手房的朋友不停抱怨,“業主老在反價,買家真心傷不起啊。”今年元旦過后,這股反價風潮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
媒體人小唐從去年11月就開始看二手房,元旦過后好不容易“疊埋心水”決定在天河車陂一帶置業,卻頻頻遭遇業主反價。起初,面對業主三五萬元的反價,小唐還堅持不追價??僧斔虼硕艞壛?套心儀的二手盤后,他的心態有所變化,“越看越覺得再不出手房子會更貴?!痹诿鎸Φ?位業主的反價要求時,小唐也不再堅持,同意反價2萬元,最終以總價約122萬元,購入天朗明居一套兩房單位。談起這次買房經歷,小唐認為,由于自己需要用公積金貸款購房,急于放盤的業主往往不愿與他多談,“有的業主放盤價很吸引,可一聽說我需要公積金貸款購房,索性連房子都不讓我看了?!倍敢饨邮苜I家公積金貸款購房的業主,卻往往在價格上咬得很緊。
業主“揀客” 買家追價量力而行
受訪的多位中介經紀表示,從去年10月份開始,業主“揀客”情緒就在市場上蔓延,即業主更青睞采用一次性付款或商業貸款購房的買家,尤其是急著“賣一買一”的換房客,他們會對中介經紀挑明,不接受公積金貸款或組合貸款的買家。
中原地產市場主任黃燕飛認為,業主反價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區域盤源稀少、多人看中同一盤源、或業主對區域前景看好等等,總的來說,就是怕賣便宜了。黃燕飛表示,現在春節前后是傳統的交易淡季,部分業主暫不出售使盤源減少,導致在售業主趁機反價,這種情況有望在春節后盤源增加而減少;而對于多人追捧以及業主看好前景的盤源,買家的出價若不達到業主心理價位則比較難成交。當然,對于盲目加價的業主,作為買家也應了解市場價格,即使追價也不應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