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四川省委黨校副校長郭偉教授在“全省鄉鎮黨委書記培訓班”講課時,列舉自己在美國考察時的見聞:一所學校類似于地理考試的填空題是“你認為,美國是一個××的國家”,備選答案是科技、軍事、旅游、農業、航天等。正確答案是農業,即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成都商報》3月28日)
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相信這樣的答案會讓我們很多人感覺不可思議,農民在美國人口占的比例很小,農業占GDP的比重也很少,但是美國告訴年輕人,農業具有基礎戰略地位,美國農業出了問題,就要出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依靠。可以看出,美國對國民的農業國情教育是多么煞費苦心。
美國農業出了問題,就要出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依靠,那么,中國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現狀?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農民占了近10億人口,解決農業問題只能立足于自給,不可能寄希望于外援,全世界糧食每年的交易量不夠中國每年消耗的一半。但是,我們經常偏偏不喜歡拿農業說話,不能不說是一種教育失誤。
我們對國民進行的農業國情教育,學校幾乎不說,家庭不屑說,干部不想說,只要是涉農的話題,往往就容易被人瞧不起。主管農業的干部不吃香,權力有限,自信心不足;基層從事農業的管理干部卻喜歡談工業和城市,喜歡招商,一味把農業和工業以及城市化隔離開來,把建設新農村理解成發展農村工商業的干部為數不少,這樣的輕農思想十分可怕。
農業是民生的命脈,片面認為我們的糧食多得吃不完實在是對中國糧食生產的誤解。“糧荒”并不是很遙遠的事情,中國要可持續發展,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下大力氣對國民進行行之有效的農業國情教育。就在亞洲,日本政府寧愿讓農田拋荒,給農民補貼,也不愿將土地挪作他用,因為土地儲備是糧食生產的保證,韓國政府專門設立了“水稻節”,以表示對農業的重視,何況中國是不折不扣的農業大國呢?
“美國是農業大國”的提法很新鮮,很理智也很科學,對中國的農業發展很有警示作用—這主要是一種重農的思維。
(來源:中國青年報 魏青)